Q08

10年打造1500多家“香江爱心图书馆” 为200多万乡村儿童打开阅读之窗 2018年07月16日

翟妈妈(中间站立者)和孩子们在一起。

图书室受到孩子们欢迎。

深圳侨报记者 张珊

通讯员 刘斌 文/图

精心耕耘,由深圳市工商联名誉会长企业香江集团创建的“香江爱心图书馆”项目已悄然走过了10年。这些分布在我国广东、四川、贵州、河南、湖南等18个省份,及缅甸的1500多家爱心图书馆,为贫困山村的200多万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阅读之窗。

今年,爱心图书馆还迎来了“2.0时代”,它将随着“书单”、“硬件”,“借阅系统”,“阅读推广活动”四方面的进一步完善,继续呈星星之火之势,让更多乡村儿童有书读,读好书。

2007年,第一所香江爱心图书馆在汕尾创建成功

香江爱心图书馆项目始于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的爱心之旅。

1992年,受朋友邀请,翟美卿前往广东英德为贫困山区学校进行捐赠。目睹了当地的贫困境遇后,翟美卿便想凭借自己的力量,为一贫困山村做得更多。

究竟做什么才最有意义?后经回访,众多学校都建议可以在贫困山区学校建设图书馆。“对于生活在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的乡村儿童来说,读书是他们拓宽视野、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通过建设图书馆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此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翟美卿认为,确实很有意义。

2005年,香江集团首先设立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这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非公募慈善基金会。2007年1月,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启动了“香江爱心图书室”项目,深耕于公益阅读。

第一所香江爱心图书馆,建在汕尾市陆河县护北小学里。在这所学校周围,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上学的孩子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那一年,香江爱心图书馆里的2000多册图书,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个精彩的世界。

图书室创立后,企业便组织义工进行回访。当义工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画画时,孩子们尤为开心。“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之后,可以交流更多,并且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之后帮到更多的人。”这是图书馆建立后,孩子们说出的动人语言。

图书馆每年增长200-300间

香江爱心图书馆创立之初,企业便对项目有了标准化设计和规划。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场地面积,捐赠1000至2000册图书,并在图书馆中配置书架、阅读桌和椅子;其次,企业会对图书馆做出改造,比如墙面涂漆、管理规定挂牌等,以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第三,是对图书馆的监管,对图书馆运行情况进行回访调查。

依照这一系列规划,此后,企业便一直有条不紊地对爱心图书馆进行增加,以每年大概200-300间的数量稳定发展。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次在他们做项目回访和评估都会感受到,孩子对于爱心图书馆的呼声很高,孩子们也确实通过图书馆,大大提高了阅读兴趣。因此,这也促使他们将爱心图书馆一直办下去。

2011年,香江爱心图书室还走出了国门,走进了缅甸。其负责人表示,他们了解到,尽管缅甸境内有超过200所华人创办的华文学校,但是多数华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多年前来自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一直没有得到更新。教师和学生只能靠复印、手抄等方式来自制教材,因此,他们通过了捐赠华文教材和建设爱心图书馆的方式,希望让华文教育在海外华裔群体中得到延续。

目前,香江集团已在缅甸建立了23所香江爱心图书室并捐赠了2万多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

爱心图书馆迎来2.0时代

在2018年1月的香江爱心图书馆十周年暨中国阅读公益峰会上,发布了一组数据:香江爱心图书馆创建10年以来,已经总计帮助包括广东、云南等国内18个省市以及缅甸地区建成1500多家乡村图书室,帮助200万乡村儿童摆脱阅读困境。

“在书里了解历史,看到现在,期待未来,书成了我们连接世界的阶梯……由衷感谢翟妈妈捐赠给我们的‘香江爱心图书馆’,这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现场,来自湛江遂溪的项目受益小学生代表邓筱珞朗读着这封感谢信。

同时,现场还宣布,在完成建立千所爱心图书室的阶段性目标后,图书馆已迎来2.0时代的创新升级。

2.0时代的创新升级体现在书单、硬装改造、建设借阅系统、打造更为丰富的阅读活动四个方面的创新升级。

书单升级是将采用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的专业书单,提升捐赠书籍的质量与针对性;硬装升级是发挥香江集团地产及家具产业优势,采用标准化图书室家具和装修方案,为乡村学校打造更美好的阅读环境;建设借阅系统,是将采用互联网,大力提升图书室管理与运营监测的效率;打造更为丰富的阅读活动,将打破图书馆固化阅读功能,引发孩子阅读乐趣,加强孩子之间交流。

同时,在集团总裁翟美卿的感召下,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认捐爱心图书馆。“把财富用到更有需要的地方,能够回报社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翟美卿在活动中这样说道,慈善不是说一次性要花多少钱,更多的是持续、累积,慈善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