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子弹飞》的全民狂欢和《一步之遥》的全面落败,使得姜文导演的新片《邪不压正》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上周公映至今7.2分的网络评分,恰好让《邪不压正》的口碑夹在前两部电影之间,伴随着的还有两极分化的评价和多种维度的解读。正如姜文的很多电影一样,“看没看懂”成了观众站队的重要标签。
点赞派
从头到尾都是姜文烙印
“特别的爽,特别的姜文,特别的电影。”这是宁浩导演对《邪不压正》的评价。电影从头到尾都打上标志性的姜文烙印,幽默荒诞的台词、密不透风的节奏、满屏飞溅的荷尔蒙、浪漫到飞起的诗意表达……有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的观影经验,《邪不压正》给人的直观感觉还是熟悉的味道,只不过把背景从鹅城、上海搬到了北平。影片中时不时冒出的黑色幽默台词也让观影过程笑声不断,尤其是廖凡和朱皇帝画像合影一幕,“笑”果最佳。
一众主演也为《邪不压正》奉上绝佳好戏。彭于晏再一次印证自己作为演员的可塑性,廖凡则将一位“可爱又迷人的反派”完美演绎,周韵仍是姜文电影中的那抹“绝色”,其演绎的奇女子是本片中点睛之“魂”,许晴将乱世之中的性感尤物演绎出决绝硬气,“让人心生怜爱”。
吐槽派
人物故事混乱缺逻辑
《邪不压正》的故事并不复杂,虽然影片台词密集、信息量巨大,但却在荒诞、跳跃的叙事间,让观众对故事和人物的运转逻辑感到摸不着头脑。
有观众认为,彭于晏饰演的男一号没有主观能动性,无法驱动情节,只是一个棋子,也看不出他内心的恐惧和性格的层次感,而躲子弹、筷子杀鬼子的身手又与抗日神剧差不多,半小时之后这个剧本就烂成了筛子。“2个小时的《邪不压正》真的做到了高潮迭起、精彩不断,但问题是这样让人全身紧绷的电影也很容易让人在观影后感觉既空虚又劳累。”影评人“桃桃淘电影”认为,这是一部成也姜文、败也姜文的片子。
解读党
历史梗外夹带私货
姜文电影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无论好坏,总有大批观众热衷于研究电影中没有说透的那一部分,以此来解读姜文,又或者是“过度解读”。《邪不压正》同样给大家提供了这样的解读空间。
片中有很多人物源于真实历史,蓝青峰提到的“老西儿”和“小诸葛”,分别指的是北洋时期的著名军阀阎锡山和白崇禧。蓝青峰最后救出的张将军,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巧红的人物原型是为父报仇刺杀孙传芳的“巾帼英雄”施剑翘。李天然入职协和不久碰上的谋杀案,则是历史上确有其事的“帕梅拉案”。
当然,姜文也少不了在电影中夹带“私货”。片中,李天然回国住进内务部街11号院,这个院子就是姜文小时候住的部队大院,而电影中说起北平公安局的地址在东棉花胡同39号,这个地址现在是中央戏剧学院,正是姜文的母校。
原著党
《侠隐》精彩被完全舍弃
电影《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一向大刀阔斧改编的姜文,这一次也不例外,只用了《侠隐》里的主要人物和复仇主线,而在表达上呈现出和原著完全不同的气质。
高晓松透露,他也想过买《侠隐》的改编权,没想到被姜文抢先一步。作为原著党,高晓松在看完《邪不压正》后有点遗憾,他本以为姜文会把它拍成一部进阶版《阳光灿烂的日子》。“原来那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弥漫着的那种淡淡的北京味道,那是我特别感动的地方。”
《侠隐》的另一个主题是武林的消失,旧时代的逝去。电影则干脆不讲“侠”,不谈武林,把它彻底变成哈姆雷特式的复仇戏。姜文曾坦言:“我对侠没兴趣,我更相信武器。”至于《邪不压正》真正想表达什么,姜文也特别通俗地回答过:“我通过电影表达成长和变化。” (静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