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历时3年 刘铸伯纪念馆昨日正式开馆 为守真园中裕昌堂原址改建,总面积近400平方米 2018年07月27日

学生代表为第一次亮相的刘铸伯铜像敬献花篮。深圳侨报记者 姚兰 摄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姚兰 通讯员 陈建平 李上彪) 站在守真园门前往西眺望,可以看到民国期间由平湖乡贤刘铸伯独资兴建的平湖新墟和火车站,今天依旧繁华的守珍街也尽收眼底。一个世纪过去了,昨日,坐落于园中的刘铸伯纪念馆在多方努力下正式开馆,“平湖荣光”刘铸伯的一生在这里被徐徐展现。

刘铸伯纪念馆为守真园中裕昌堂原址改建,从凤凰山脚拾阶而上,沿途的香火堂、莲池和马房等遗迹仍能令人感受到曾经繁盛的气息。经过3年重修,总面积近400平方米的3层建筑最终呈现在后人面前。

当天,开馆仪式邀请到深港两地知名历史文化保护者共同见证。大家在为纪念馆揭牌后,学生代表上前为第一次亮相的刘铸伯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平湖人民对他的感念之情。

此外,“平湖乡贤刘铸伯”展览同步举行,展览分为10个部分,于纪念馆一楼和二楼布展,以刘铸伯的一生经历为主线,以时间为脉络,展开深港两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历史场景。该展览策划人之一、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孙霄介绍,除了展览,刘铸伯纪念馆还将添设一系列新的历史资料,并运用更多元的手段展现,同时与居民互动,力争让“平湖荣光”照到更多人心里。

小贴士

刘铸伯,又名刘鹤龄,字守真,出生于1867年,是香港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和华商领袖,曾担任香港立法局华人非官守议员,对香港商业、教育、卫生和慈善事业贡献良多。民国成立后,刘铸伯心系乡梓,带着母亲回到平湖,在凤凰山清奇坑为母亲设计建造刘家花园,起名“守真园”。这段时期,他促成广九铁路改线并在平湖设站,还捐建念妇贤医院和纪劬劳学校。他独资建设平湖新墟,初步奠定平湖墟作为深、莞、惠三地交会处中心城镇的规模和地位,改变了平湖落后的经济民生和文化教育面貌。至今,家乡人民仍对他十分怀念,亲切地称他为“铸伯公”。

据史料记载,当年守真园共占地70余亩,多为风格鲜明的西式建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就连香港总督参观后都称赞不已。但是,刘铸伯去世后,凤凰山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毁坏严重。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守真园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被提上日程,刘铸伯纪念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