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

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峰会 多位学科带头人共享医学研究成果 2018年10月16日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刘尚丽 通讯员 黎娜) 10月14日,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横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三院)普外科作为新住院大楼搬迁工程的首发科室,以东道主的身份主办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峰会。来自省内外和全市各大医院的普外科、甲乳外科、肝胆胰外科、胸外科、妇科、肿瘤科、微创介入科等10多个学科的带头人及医生参加大会,现场切磋医术,共享医学研究成果。

搭建平台加强交流

此次高峰论坛是根据近年来国内各临床(医技)科室借助各类影像设备开展超微创介入治疗的一次讨论会,主要涉及对甲状腺、乳腺、子宫、肝、肺、胰腺等常见肿瘤进行跨学科超微创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会上探讨的主题集中,重点鲜明,既有围绕关于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六大类良恶性肿瘤超微创微波(射频)消融治疗的热点,也有有关原发性肝癌、肺癌、肝肺转移癌的血管内灌注、栓塞加消融治疗的热点。攻克肿瘤和癌一直都是医学上的难点,龙岗区三院积极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为还在进行传统开刀手术、开展腔镜技术的同行们打开了新的认知大门。

现场报告解疑答惑

会议现场,国内相关领域的近10名顶级知名专家现场作学术报告并解疑答惑,针对肿瘤微创介入诊疗领域的前沿问题及技术进展进行精彩演讲和深入探讨。国内微创消融治疗的领军人物,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范卫君教授以分享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最新进展打好头阵,还在午餐时间以卫星会的形式为大家的医学知识加料;龙岗区三院普外科主任汤长江亮出“金字招牌”,以肺癌为例,多图展示,分步骤地解剖3D打印模板导航技术在肝肺恶性肿瘤活检及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翟博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韩治宇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家平教授分别介绍了肝肿瘤热消融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学科建设狠抓实干

“我刚来龙岗区三院时,技术只能支持一个月一两台甲状腺手术,现在仅甲状腺微创消融手术最多的时候可达10天20台。”汤长江介绍,龙岗区三院普外科(甲乳外科、胸心外科、烧伤科)是龙岗区医学重点培育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室业务与教研水平不断提高,其知名度也日渐攀升。目前,该医院通过“柔性引才”政策引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李家平教授团队,帮助开展手术指导、临床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全方位促进普外科向业内一流水准迈进。同时,该院常见的普外科疾病80%以上手术均采用微创治疗,为普外科特色之一。今年3月,龙岗区三院设立微创介入治疗中心,由普外科牵头,携手妇科、消化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开展肿瘤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超声介导诊疗等微创介入诊疗项目。

相关新闻

龙岗区三院44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迎来验收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刘尚丽 通讯员 陈艾嘉 陈聚祥) 经前期申报、中期督查、成果初评等环节,近日,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横岗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区三院)开展的44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迎来了第二轮终极考核。

为加快三级医院建设步伐,该医院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微改革、微创新”专项工作。该工作的开展需满足四个特点:符合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原则;契合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的项目;属全区公立医院或全院首创的创新做法;通过改革创新切实破解难题。评选分为“医院管理类”及“医院学科建设类”,项目涵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共设置了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的评分标准,分两轮进行综合评分最终得出总结果。

考核中,该院各科室紧扣科室重点、难点、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改革方式,用改革带动工作、补齐短板,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最终“医院管理类”的“博士沙龙”,“医院学科建设类”的“甲状腺结节‘绿色’疗法——微波消融术”分别斩获第一。“博士沙龙”建立了医院人才智库,有助于为医院转型升级出谋划策;普外科推行的甲状腺结节“绿色”疗法——微波消融术,不开刀、不服药、无疤痕、恢复快、只需局麻,针口仅有0.2cm,用超微创技术为患者带来大福音;此外,骨关节外科自导自演拍摄的宣教视频应用于临床,形式新颖,受欢迎度极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了26%;重症医学科改良湿化罐,通过增加输液泵控速,达到气道湿化效果的同时,降低了VAP感染率、减少科室的支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创新才有发展。”该院院长曹乐胜表示,一直以来,龙岗区委区政府、区卫计局高度重视卫生事业提质增效、全面深化医改,通过微改革微创新有效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