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区经济服务局党支部联合南渔社区、大鹏社区、官湖社区开展“海洋宣讲进社区”系列活动。

新区经济服务局党支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大鹏人民助脱贫,巴马人民感恩情”巴马之窗进社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实践表明,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今年以来,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全面推行“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尤其是在精准扶贫、企业服务、民生服务等工作中,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发力,为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
党建+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摘帽
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边是巍巍连绵的群山,原本并无交集的大鹏新区与河源源城、广西巴马因扶贫而结缘。大鹏新区党工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号召,积极输出“美丽大鹏”建设经验,聚焦精准扶贫、产业造血、育才扶智、民生帮扶、产业共建,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大帮扶工作格局。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新区经服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建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对口扶贫村发展的“造血”能力,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新区派出12名帮扶干部驻扎对口帮扶地区,协调大鹏新区各直属单位410名党员干部、埔着镇5个贫困村226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精准施策。
同时,引入深圳基层治理先进经验,提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新区帮扶的巴马县交乐村和坡纳屯“党建+产业扶贫”“党建+旅游扶贫”等党建助脱贫攻坚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河源市源城区坪围村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获评“全国文明村”,上村村成功入选省级“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此外,探索互联网扶贫,构建“党建+电商+为村”助农新模式。引导创立“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入驻企业20家,带动就业创业180人。在5个省定贫困村各构建一个电商平台示范点,共投入资金158万元,直接受益贫困户达167人。其中,陂角村扶贫超市年销售额达100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喜的经济效益。
目前,对口帮扶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5个省定贫困村脱贫349户925人,脱贫率达97.99%。自2016年对巴马扶贫以来,新区落实扶贫协作资金6200余万元,已成功脱贫5544户25402人,脱贫摘帽贫困村16个,贫困发生率从25.5%降至8.85%。
“在大鹏新区的帮扶下,坪围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90%以上的贫困户思想大转变,开启脱贫奔康之路,村集体经济增长加速。”村支书李远通说,通过扶贫先扶智、输血式变造血式扶贫,坪围村发生大变样。
党建+企业服务 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大鹏新区山海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产业扶持和政策引导不断深入,吸引生物、生命等新兴产业纷至沓来。作为服务企业的政府部门,新区经服局除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等外,还以党建工作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加强与新区非公有企业党组织的联动,结合招商宣传、政策宣讲、安全检查等业务需求,促进与重点产业园区、企业的沟通联系,靠前服务,守住底线,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今年以来,新区经服局以新区重点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牵头出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开展新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活动,重点服务58家代表性企业或项目,近期正在开展百家民营企业调研,每个新区领导班子成员调研10家企业,在调研的基础上切实提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形成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企业、党建服务大局的工作格局,新区经服局同步开展“党建+企业服务”工作,局党支部支委成员、党小组长分别挂点服务1家企业,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帮助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生命科学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依托园区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党建+企业服务”专区。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29家新区企业,帮助解决企业诉求,同时送党建知识、送党刊、送制度、送政策,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协调有关方面对企业自身发展、人才引进、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将党建工作融入服务企业发展中。
党建+服务民生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今年10月,新区经服局党支部书记段晓伟在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时,了解到南渔社区有一面墙乱拉电线,不仅影响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该局立即会同供电部门、通信运营商多次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仅数天,社区乱拉电线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南渔社区党委书记郭金发说:“原来电线乱拉的墙如今变成美丽的非遗浮雕墙,成为展示南渔文化的窗口,居民拍手称赞。”
新区经服局坚持推动基层党建与服务民生深度融合,不仅赢得群众信任,还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和载体,纵深发展“党建+”模式,使“党建+”加出实效、加出特色、加出战斗力。今年8月,该局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重点民生实事包干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每人认领包干1项重点民生实事,制定包干安排表,细化责任分工,加强对重点民生实事的督促指导,今年以来成功推动渔民减船转产、变电站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智慧旅游等重点民生实事高质高效落实。
同时,积极推进与坝光指挥部办公室、大鹏供电局、比克公司结对共建活动,成立“渔排整治先锋队”把党旗“插”在渔排整治一线,组建海洋生态保护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快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
相关链接
先进典型
●陈佳荣
曾荣获“深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最美大鹏人”称号。陈佳荣在工作中既做好海洋渔业的民生保障,又突出海洋经济和招商引资的探索创新,取得多项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成绩。他协同推进新区海洋公益事业,先试先行,共建全国首个鲸豚类动物保护联盟,创新开展全国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组建全国首个由政府支持、民间发起的珊瑚保育志愿者组织,推动设立国内首个珊瑚保育救护基地,开创全国首家由政府委托慈善机构设立慈善信托的先河等。同时,着重民生保障,善于创新突破,在全市率先推进“湾长制”、沙滩管理办法和减船转产工作。
●石晶
认真做好日常工作,与同事相互协作,乐于奉献,形成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积极推进海岸线管理“湾长制”,制定《大鹏新区海岸线管理湾长制工作方案》及《工作手册》并印发实施。积极推动大鹏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工作,制定《大鹏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实施方案》。
文/图:陈国通 叶斯琴 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