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阿南,男,65岁,退休职工
2008年,我的父母相继离开了人世。没想到,一晃眼就过去了10年。每每想起他们,我心中总有太多感慨。
贫富悬殊 师生关系
上世纪40年代,我的父母相遇在广西一所大学。父亲是来自湖南农村的穷小子,眉清目秀,学习成绩极好,毕业后留校任教。母亲则是大资本家的小姐,白皙秀气,出门不是乘车就是坐轿。撇开了贫富悬殊、师生关系,这样两个年轻人竟然擦出了爱的火花,更神奇的是——不像那些狗血桥段,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挠。母亲说,外公当年就问过她一句话:“是不是这辈子非他不嫁?”母亲很笃定地说:“是的。”外公不再说其他,外婆也不劝阻。于是,他们恋爱没多久便结婚了,父亲依然在学校做教师,母亲则继续做她的阔小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接受组织安排去了辽宁锦州工作,母亲同行。从南方到北方,娇气的母亲吃了不少苦头,心心念念都是回南方,这也是我的名字有个“南”的原因。上世纪60年代的那个夏天,父亲回家乡探望亲人,母亲随同前往。这一次让母亲断了念想——适应了东北气候的她,再也无法适应南方生活了,被蚊子叮了几口便出现了各种症状,几个月都好不了。母亲为此长吁短叹:“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地方,却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少时倾心 一生相伴
20多年前,我因为工作调动到了深圳龙岗。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之后,我希望已经退休的父母也能过来。要求了几回,父母都不肯答应。我问父亲为何不来,父亲说:“你知道的,我一直都听你妈妈的话。”心有余悸的母亲则说:“南方的蚊子太凶残了。”我不断解释,这里卫生条件比锦州好,没什么蚊子,一定能适应的。为此,我还买好了机票,让他们过来看看,如果不适应可以马上给他们买返程机票。
没想到,父母在龙岗过了一个冬天,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从此,每年冬天,他们都会来龙岗。期间,他们还去了不少地方旅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直到父亲身体抱恙、腿脚不便,这才停下了旅行的脚步。那几年,养尊处优的母亲学会了照顾父亲,还送父亲走了最后一程。就在父亲去世3个月后,母亲也告别了人间。
70多年前,两个年轻人邂逅,从此相爱相伴一生。作为“下嫁”的女人,母亲从不刁蛮任性,从不颐指气使,因为母亲爱极了父亲。她陪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陪他走过了此生种种坎坷。
每每想起父母,我就会想起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