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6

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光明小镇、历经近百年沧桑的公明古墟、民间美食遍地开花…… “深圳绿肺”好看好玩还是吃货天堂 2019年02月18日

本期导游 麦灿枝

工作人员将腊肠摆放在竹架上风干。

公明墟。

光明小镇花海。

越南春卷。

越南粽子。

侨报融媒记者 谢青芸 通讯员 唐朝钦 文/图

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区青山环绕,拥有万亩荔枝林、花卉基地、奶牛场、滑草场、天鹅湖、公众高尔夫球场等生态旅游景区,有“深圳绿肺”之美誉,是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深圳公明同乡会创会会长麦灿枝的家乡。虽已过古稀之年,麦灿枝仍时不时回家乡,他说,由功能区变身为行政区的光明,不仅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常值得一看。

两千亩花迎来最佳观赏期

“以前大家来到光明,首先想到的是去光明农场,如今大家最先推荐的是光明小镇。”麦灿枝介绍,光明小镇由华侨城集团与光明集团强强联合打造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典范。一年四季,不同的花种共奏和谐田园之歌,呈现出一幅最美田园画卷,给参观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欢喜。

目前,光明小镇·欢乐田园内种植了油菜花、波斯菊、百日草、硫华菊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油菜花,连绵1000多亩,正处于初花期,目前小镇内的2000多亩花迎来了最佳观赏花期。

在公明古墟寻找深圳旧时光

“深圳藏匿着很多古老的小镇、村落,公明老街就是其中之一。”麦灿枝透露,始建于1929年的公明老街曾经是公明唯一的集市和商业中心,附近合水口、玉律、长圳等社区甚至东莞黄江的居民都要来此交易,盛极一时。

如今公明墟大部分骑楼已是斑驳累累,但仍发挥着作用。步入老街,放眼望去,带有浓厚南洋欧陆风情的老街,多为二层木阁楼,古色古香。还有传统岭南民居特有的“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 ,还有融合了当时“洋式”建筑风格的精致窗口、阁楼和骑楼。除了古朴,老街上坚守20多年的手艺人更值得人去探访。有着近30年历史的新光饼家,几十年来只做中秋节那段时间的产品,平日里少量供应给街坊和专程来的客人;新光饼家对面,还有个开了27年左右的明珠榨油坊,只卖传统花生油。

到光明农场体验田园生活

“想要体验田园生活,就去光明农场。”麦灿枝表示,光明农场大观园是深圳光明集团成立的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分为光明农科大观园、光明滑草游乐园、拓展训练和野战场四个区域。

光明农科大观园是主体项目,主要包括奶牛示范基地、桑蚕文化科普基地、奇异瓜果世界、生态果园等主题,在这里可以看到相关的科普知识,还能看奶牛挤奶表演、亲自采摘瓜果,是贴近自然的好地方。

光明三宝、烧腊令人垂涎

光明区是吃货扎堆之地,街坊食肆遍地开花,其中不乏深藏在民间的美食。麦灿枝透露,光明的美食除了“光明三宝”(光明乳鸽、牛初乳和金银玉米),还有不少颇具当地特色的美食。

作为全市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区,广大越南归侨的到来不仅迅速改变了光明的人口结构,也为当地带来了别具特色的美食,包括越南面包、越南春卷、艾糍耙、千层糕、粽子等,食材天然,味道可口。

而崛起于深圳北部青山绿水环抱的公明更藏着诱人的“公明风味”:公明腊肠和公明金猪。说起腊肠,公明腊肠自1955年开始生产,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一般的腊肠制作,都是惧怕肥肉过多的,肥与瘦的比例为3比7,但公明腊肠却能反其道而行之,大胆地将肥的比例提高,整条腊肠看起来有白花花的亮光,但吃起来有肥肉的香味却没有一点肥肉的滑腻。而在公明传统保留下来的金猪制作人家,最出名的现在是下村和楼村,下村烤制的金猪别具特色:一是色泽金黄鲜亮;二是皮脆通透;三是味香可口,多食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