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侨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侨报融媒记者 柯东波 摄
本报讯 (侨报融媒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林津)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五届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简称“侨交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五届侨交会将于8月12日-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侨交会2019(马六甲)中国-马来西亚商品展将于8月30日-9月1日在马六甲国际贸易中心举行。目前,,侨交会2019(马六甲)中国-马来西亚商品展已列入2019年深圳市境外展览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届侨交会以“聚焦湾区建设机遇,聚集产业合作发展”为主题,展会面积375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1500个,规划设置海外国家馆、政府招商引资展示区、文化旅游、高新科技、智能制造、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新零售及电商等八大展区。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以“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湾区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侨商峰会,以及国际潮商经合组织的系列活动、第八次深圳潮商大会等,为国内各城市的推介和招商引资带来最优质的客户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届侨交会将继续展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据介绍,深圳深创学院计划通过2000平方米的展区规划加相关主题活动策划,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核心,促进青年创新创业。
此外,展会还将带领100多家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智能制造产品和日用品礼品赴马来西亚展出,预计吸引观众5万人次。同期,还将举办中国-马来西亚经贸交流论坛。为提升展商参展的体验和效率,还特别策划了为期三天的商务配对会,组委会为每一个参展商有针对性地邀约意向买家到现场洽谈对接,让展商能最大限度接触到高质量买家,高效率、低成本的获取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渠道。据介绍,侨交会2019(马六甲)中国-马来西亚商品展作为2019年深圳市境外展览重点支持项目,所有参展的深圳企业都可获得30%的展位费补贴,同时,符合国家、省、市、区其他补贴项目要求的,还可另外根据相应的政策申请对应补贴。
第五届侨交会
亮点抢先看
侨报融媒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林津
“侨”的特色明显、国际化程度高、对内辐射力强、开拓引智引资新领域……这些是侨交会与生俱来的特点。第五届侨交会是继主办方在深圳成功举办四届侨交会和分别在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海外展后的又一力作,展会内容更加丰富,亮点更加鲜明。
1 以“文化+”为核心 实现多产业互动
“以文化为切入点,更容易聚集人气,牵动海外华人华侨华商的感情,促进展商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据主办方介绍,第五届侨交会将以文化、经贸合作为纽带,让海内外不同城市、文旅品牌企业集中展示和推广文旅资源。这些城市、企业将以“文化+”为核心,通过侨交会平台,实现多产业的互动,带来多渠道、全新领域的合作,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2 根据展商需求 规划展位促进交流对接
侨交会平台既能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是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项目寻找资金合作的重要平台。第五届侨交会以国家、城市、产业为展示单元,即使是单个企业或者商品参展,根据其参展的目的和期望合作的对象,分别按照地域、产业不同的归类方法,规划到相应的展区,不仅提升观众观展体验,更易于推动大型项目落地,达成海内外产业之间的合作。
3 举办系列品牌活动 提供更多展示舞台
200多家商协会带领海外侨商、企业参展团、观展团,通过组委会举办的侨商峰会、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以及今年引入的第八次深圳潮商大会等系列品牌活动的资源聚集,为国内政府和企业向海外展示祖国改革开放成果,推广城市名片,企业品牌提供窗口和舞台。据主办方介绍,潮州政府将组团参展,整个潮州展团的展示面积将达到3000平方米,设置潮州8大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规划展示专区,来自潮州食品工业、电子工业、陶瓷工业、服装工业、水族机电业、塑料工业、不锈钢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将亮相侨交会。另外,华侨城集团也将携华侨城·潮州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城)亮相侨交会。
4 全年项目对接 实现成果转化落地
三天展会之余,侨交会以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和深圳市汕头商会为承载主体,全年接待海内外政府、商协会、社团、企业代表团,对接海内外的项目,同时进行信息撮合,推动成果转化落地,打造永不落幕的产品、产业交易盛宴。经主办方牵线搭桥,来自匈牙利的国际禅武于近期落户潮州,并在潮州建立禅武国际文化学院、禅武书院,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基地。
5 加强国际合作 共享大湾区机遇
第五届侨交会期间,除了举办以“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湾区机遇”为主题的第六届侨商峰会,还将举办第八次深圳潮商大会,邀请百家海内外社团会长秘书长莅临侨交会,以国际潮商经合组织论坛为主要系列活动,把侨交会深圳展打造成为国际侨商及工商界的嘉年华,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引入全球最优质的商帮、侨团,引导企业家关注湾区发展,参与湾区建设。
6 创新宣传方式 提高展会影响力
在海外国家馆,主办方将针对各参展国的项目和商品特色,设计并打造各国特色场景,宣传方面充分利用观众在社交软件(包括微信、抖音等)上“秀、晒、炫”的新特点,结合热门的传播渠道,聚拢人气,扩大宣传效果,提高展会影响力。据介绍,将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国家近300个社团参展,展会国际味更浓。
声音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侨商的发展将迎来诸多机遇。我们希望通过侨交会这个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持续营造侨界交流与合作氛围,更好地推动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度融合。
——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 郑汉明
相关链接
侨交会的四大平台优势
通过前四届侨交会的成功举办,侨交会不仅聚集了大量产业产品信息,积淀了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社团资源,团队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展经验。目前,侨交会已成为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技、以侨促贸的国际经贸平台,把蕴藏在海内外侨界的优势资源发掘出来。
品牌效应
侨交会作为一个综合性展会平台,通过五年来的实践和积累,已集聚了高新科技、大健康、智能制造、区块链技术应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资源,逐步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的一个品牌,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侨界第一展”。
社团资源
侨交会由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联合海内外200多家商协会共同主协办,目前,与侨交会建立起合作关系的国内外商协会达600余家。另外,侨商智库国际民间交流中心已在全球设立54个共建中心,其中海外中心40个,国内中心14个。
政府支持
历届侨交会,都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国家、省、市、区各级侨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背靠“侨”这棵大树,市侨务部门长期以来积极向海外侨领、侨团推介侨交会,并组织到访的侨领到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参观、了解展会情况,广泛发动全市侨界社团参展。
专业团队
长期以来,侨交会拥有一支专业团队,致力于打造国际产业交易服务平台和外贸产品交易合作平台。通过五年的积累,侨交会团队在汇聚全球产品、产业信息,促进交流合作,降低产业交易成本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能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品牌海内外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走出去”的渠道,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数读:
2015年以来,侨交会已在深圳连续举办四届,累计吸引专业观众25万人次,各类参展机构2000余家,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企业参展,举办近120场主题活动,每年吸引100余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记者手记
助力侨商参与“一带一路” 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佳平台
深圳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侨乡,侨务资源丰富,侨界社团十分活跃。无论是特区改革开放初期,还是改革创新发展再出发的今天,蕴藏在广大侨界的丰富资源,一直是深圳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侨交会作为服务“一带一路”的展会,为广大侨商抢抓共享“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提供了平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首年。不久前,市委印发了《深圳市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这将为侨商发展提供新机遇。第五届侨交会以“聚焦湾区建设机遇,聚集产业合作发展”为主题,将有利于引导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侨界的沟通交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海外华人、华商比较集中的地区,他们经济、科技实力比较雄厚,熟悉住在国的风土人情,并有成熟的生产经销网络和广泛的政商界人脉。2015年以来,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联合海内外200多家社团、商协会按照“政府支持、商协会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共同主办侨交会,将其打造成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技、以侨促贸的国际经贸平台,把蕴藏在海内外侨界的优势资源发掘出来,助力深圳国际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在前四届侨交会中,每届海外参展企业均超过45%,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的侨商都积极组团参展。
“侨交会是一个双向的平台。”不久前,受邀来深参加“今日深圳·海外侨领侨商华媒深圳行”活动的海外侨领、侨商、华文媒体代表就对侨交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广大侨商来深圳参展,能更好地了解深圳,讲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故事;与此同时,侨商通过参展,向世界各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商家展示其居住国的企业文化和产品,让世界各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商家更了解其居住国居民的需要,从而启发思路,促使他们生产出符合其居住国居民需求的产品,为一下步到其居住国开拓市场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推动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融合发展。
(柯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