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航
侨报融媒记者 张珊
通讯员 刘倩 文/图
徐航,市工商联(总商会)名誉会长、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瑞”)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医疗设备市场长期被GE、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垄断,国内企业由于不具备核心的研发能力,往往只能做这些巨鳄的代理商,直到迈瑞的出现。
徐航自1991年创办迈瑞以来,带领公司从一家国外产品代理商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医疗设备企业之一,向市场相继推出了70多项新产品,创造了20多项“中国第一”,打破了医用诊断仪器领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市场局面。
坚持自主创新 拒绝“躺在成绩上睡觉”
1991年,徐航从安科辞职,和当时的老领导李西廷一同在深圳创办了迈瑞。
和许多初创企业一样,迈瑞刚成立时面临着资金紧张、人员不足的窘境。没有研发实力的迈瑞只能将业务放在代理医疗器械贸易上,依靠销售国外产品获得资金的积累。
徐航回忆,第一次前往北京参加展会,他们只租得起半个展台,他与合伙人更是身兼销售业务员、技术工程师等多个角色。当拿到第一笔订单的时候,他们在签字时激动得手抖个不停,写到第三遍才完成签字。
一年后,迈瑞靠着代理业务赚到了上百万元。“第一桶金”到手,徐航与合伙人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开始投入研发。做研发是一条更难走的路,但也是必须要走的路。徐航虽然是超声技术背景出身,但他认为超声诊断设备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于是决定从相对投入少、市场需求量又大的病人监护设备入手。
1992年底,迈瑞自主研发了第一款产品,国内第一款单参数的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三年后,迈瑞的代理业务已经达到每年数千万元的规模,凭借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代理模式,当时的迈瑞也有了“躺在成绩上睡一觉”的资本。
然而,徐航依然坚持做研发。“当时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医疗电子行业,几乎所有医疗设备都依赖于进口,中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没有人相信本土企业会闯出一片天地来。”徐航回忆,当时进口医疗器械带来的高昂检验费用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坚持高性价比 自有品牌逼“国际大牌”降价
走在自主产品开发的道路上,迈瑞一直在提速。后来,迈瑞推出了PM 9000监护仪系列产品,随后又陆续推出血液分析仪、全数字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系列高技术医疗设备,凭借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性价比优势,迈瑞的产品畅销市场。
1997年,迈瑞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代理产品与自己产品各一半。到 1999年,则基本上实现了自有产品销售达到1亿元。2000年以来,迈瑞的销售额以年均50%、净利润100%的速度增长。
为了让迈瑞自主研发的监护仪能够顺利推向市场,徐航决定将低成本做到极致。当时国际厂商的监护仪售价在每台10万元左右,而徐航决定以每台监护仪4万元的单价打入市场。
低价格受到了国内中小型医院的欢迎。徐航说,这招“农村包围城市”的低价战略十分奏效。正是这样,迈瑞从乡镇、农村医院开始做起,以高性价比吸引客户,避免了与国际品牌在大城市中的高档医院市场的正面作战。
“过去,我们唯一没有的是核心技术;一旦核心技术突破,那么产品升级的速度、产品降成本的速度、市场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都比外国公司做得更好。”迈瑞的崛起,使得国际品牌的价格直接大幅下落50%,这让许多普通消费者直接受益,徐航骄傲地认为,这是迈瑞的最大贡献。
2003年,徐航带领迈瑞大部队前往娄山开战略规划会,研发仍然是会议讨论的主角。“但迈瑞并不是靠价格战,我们定了一个规矩,做的产品一定要比竞争对手好。这就是为什么迈瑞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成长发展的根本原因。”
成功走出国门 进军国际市场
2000年,徐航决定带领迈瑞进军海外市场,同当年决心自主研发一样,这一次也是迈瑞发展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的愿景就是做成世界级企业,光靠中国市场肯定不行。”
2006年,迈瑞已经将产品卖到海外,也在这一年,迈瑞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直接促进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信赖度。
从产品的返修率上,徐航介绍说,从2004年到2006年,迈瑞海外产品的返修率还不到国内市场的1/3。相比国外品牌,性价比更高就是迈瑞的竞争力所在。“以前签不下来的代理商,现在都主动找上门来。”
目前,迈瑞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已扩展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徐航说:“迈瑞最重要的是不断去发展,不是守成,为企业、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并让一起做事情的人都能成功。”
2012年首届全球品牌峰会暨2012中国品牌海外竞争力白皮书发布仪式上,徐航发表了“以创新科技拥抱世界”的主题演讲。徐航分享道,成就国际化品牌创新,主要有五点。一是贴近客户,二是坚持不断地研发,三是一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四是注重全球化视野,五是一定要按国际标准的质量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迈瑞的崛起,使得国际品牌的价格直接大幅下落50%,这让许多普通消费者直接受益,我认为这是迈瑞的最大贡献。
成就国际化品牌创新,主要有五点。一是贴近客户,二是坚持不断地研发,三是一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四是注重全球化视野,五是一定要按国际标准的质量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