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博物馆。

市民领取2019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纪念卡。

市民搭建立体建筑纸模。

快乐游大鹏古城。
侨报融媒记者 张珊 通讯员 刘琨 文/图
向市民免费发放2019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纪念卡、看少年教育活动图片展、听黑洞专题讲座、参观地王大厦、游大鹏所城……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深圳博物馆在5月18日至24日上演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邀请市民与深圳博物馆共度美丽约会。
据悉,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向全世界宣告,之后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免费发放纪念卡
每一张都是文化的传递
如果你是深圳博物馆的“铁粉”,那么,你对“国际博物馆日纪念卡”一定不会陌生。每一年,深圳博物馆都会向市民朋友发放国际博物馆日限量纪念卡。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除了在历史民俗馆组织发放纪念卡,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也同时发放国际博物馆日纪念卡。这不仅仅是卡片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青少年教育活动图片展
定格愉快活动瞬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一年,深圳博物馆举办100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为深圳的青少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养分。其中,每一场活动也是属于孩子们的珍贵记忆。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一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图片展,将每一个活动以照片形式展现出来,定格在国际博物馆日,使之成为孩子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听黑洞专题讲座
打开神秘的宇宙奥秘
“黑洞是什么?黑洞有哪几种?黑洞是怎么产生的?宇宙中有多少黑洞?有没有白洞和虫洞?黑洞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国际博物馆日,深圳博物馆特别邀请美国范德堡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李百乐向大家解开关于黑洞的奥秘,令市民们收获满满。
参观地王大厦搭建建筑纸模
近距离感受深圳建筑魅力
深圳信兴广场也被称为地王大厦。据说,这座大楼建筑体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世纪西方建筑和中国古代文化中“通、透、瘦”的神髓,它的宽与高之比例为1:9,创造了世界超高层建筑最“扁”、最“瘦”的纪录。
国际博物馆日,深圳博物馆带市民走进地王大厦,听专家讲解深圳地标建筑的历史知识,并动手搭建立体建筑纸模。看着自己搭建的深圳信兴广场,大家心中充满着喜悦。市民们表示,进一步感受到了深圳的历史与魅力。
延伸阅读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博物馆界视为博物馆的开端。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到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并向公众开放。
编后语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可以说,国际博物馆日是颇具意义的日子。
博物馆就像厚重而有趣的书籍,一页页翻阅,有人激动万分,有人感动落泪,还有人久久不愿离去。小编曾多次去深圳博物馆,那些穿越了千百年的展品格外精美,虽然无声,却实现了表达的极限。希望每一个日子都有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与人文之美,感受这个世界的广度与深度。(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