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近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位于深圳园区的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周边14个卫星园区和配套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开启了合作区全面建设的新篇章,与港方园区共同形成“一河两岸、大干快上”的火热建设场面。
此次开工的两个中心,是深圳园区继皇岗口岸重建工程于6月底开工之后又一批新开工项目,是深圳园区“租、购、改、建”四策并举,快速筹集科研空间的又一新突破。其中,深港开放创新中心位于福田保税区市花路以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打造集科技研发、实验室、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是深圳园区西翼——福田保税区内首个新建项目,将为合作区启动全面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位于福田保税区市花路4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打造集科研服务、科技展示、商业服务于一体的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是深圳园区首个城市更新项目,是合作区西翼标志性建筑和门户节点。
以上两个中心将为深圳园区新增3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与先期建成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国际量子研究中心四大科研载体一并构成合作区深圳园区核心启动区,为高端科研资源入驻提供约67万平方米科研空间。
两个中心开工建设后,沿深圳河而下,“一河两岸、大干快上”的建设场面已然呈现。深圳河北岸,南华赤尾棚改旧改、皇岗口岸重建、一号通道改造、保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深港开放创新中心和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多点开花;南岸港方园区基础工程紧锣密鼓。南北两岸共同形成火热建设场面,大干快上共建科技创新合作区。
以合作区为核心,周边卫星园区联动发展的中心城区新格局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区的空间资源、金融和专业服务业优势,支撑合作区源头创新,打造深港科技创新产业走廊,携手香港共同打造超级发展引擎,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