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岗区儿童公园效果图。

龙岗区儿童公园效果图。

龙岗区儿童公园区域示意图。

扫一扫 了解更多详情
龙岗融媒记者 杜和平
近日,《深圳特区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桥联两山!这座空中廊桥开放,串起两公园一商场》的文章,聚焦了深圳市中心莲花山公园和笔架山公园之间架起的一座“空中走廊”,仅需10多分钟,让大家步行就能一次逛两个公园。同时,笔架山廊桥贯通后,全段跨越3条道路,将公园与商业区相衔接,增加了市民活动的可达性。
“一桥联两山”为打造公园便民生活圈提供了新思路:廊桥的建设既能让市民便捷、舒适、安全地进入公园,减少与行车道路产生交集,也加强了临近公园之间的联系,让公园与城市更好、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空中廊桥在联通各区域的同时,也为片区增添了一道景观。可以说,笔架山廊桥建设为深圳公园城市建设、公园群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解决方案。
目前,龙岗区儿童公园已启动建设,其建成后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成为龙岗区新的游玩目的地和城市新名片?连日来,龙岗融媒记者咨询了多位辖区城建技术专业人员、基层代表、专家等,多方听取良策。
增设连接儿童公园的空中天桥
增强公园立体体验
龙岗区儿童公园位于盐龙大道与爱心路交会处北侧,占地面积达32.35公顷,设计内容包括公园建筑、游乐及休憩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工期为3年,预计2024年初开门迎客。
“该公园建成后将会产生较大的客源需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副总师杨宁表示,区儿童公园南侧现状为在建的回龙埔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仁恒梦公寓、恒明ONE园区);与龙岗中心城区相隔现状盐龙大道,机动车和过街行人流量大幅度增加将导致交通压力增大,同时现有平面过街形式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加强区儿童公园区域与城区的连接,保证儿童公园慢行系统的完整性,增强公园立体体验,杨宁建议,近期可考虑增加跨盐龙大道南北天桥,远期可考虑结合周边建筑增设便民连廊,增加区域人行交通联动性、通达性。结合儿童公园来园易达性、周边市政道路人行交通设施设置及周边公共交通配套,综合便捷性、管理环线、经济效益考虑,天桥可设置于龙岗区儿童公园入口西侧,考虑可直接连接恒明ONE园区,同时可在天桥两侧设置垂直观光电梯及双向人行步梯,联通地铁人流。结合儿童友好性,天桥立面设计可融入卡通元素,同时加入彩色斑马线、装饰红绿灯、桥柱和桥底,打造儿童友好交通节点,提示车辆慢速行驶,保障儿童安全通行的同时增加趣味性。
作为城建专业技术人员,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孟丹表示,区儿童公园规划方案(2021年10月版)提出远期建设跨盐龙大道连接公园主入口与恒明商业体的空中廊桥(未在儿童公园建设投资内)。鉴于目前儿童公园及恒明商业体均处于在建阶段,她建议将空中连廊建设与公园及恒明商业体同步,以此缓解公园开园后的交通压力、增强公园节点与城市片区联动融合。
鹏瑞(深圳)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龙岗区域项目副总经理戈冰建议,借鉴笔架山连廊设计手法,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通过增加慢行连廊、活力云台及骑行绿道等进一步加强区儿童公园与周边公共建筑、公共活动场所及自然山体公园的联系,一方面在保障安全管理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区儿童公园的通达性,另一方面通过慢行与连廊系统,将儿童公园与周边功能区域进行有效串联,以空间缝合和形象提升的方式,助力片区整体升级发展。
基层代表、吉华街道城建办负责人张晓亮对空中廊桥建设表示赞同,他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化解儿童公园生态空间被城市蚕食、割裂、孤立的问题,通过织补和贯通破碎的生态空间,特别是结合休息、景观、服务等各功能于一体的廊桥综合体,实现城、人、自然的无缝链接;廊桥还能有效地调配公共资源。如区儿童公园被北通道切割,如果增设跨路廊桥,可直接把公园延伸到城区,更能充分利用周边商业体周末停车场空置等特点,有效解决公共资源不足的问题。
结合“清林绿谷”建设
打造低碳文旅示范区
“我们对儿童公园的建设期盼已久。”基层代表、龙岗街道党工委委员肖湘珍表示,2021年,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勾画了龙岗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要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客厅”,让绿色生态成为最靓丽的底色。区儿童公园选址的龙岗街道,具有面积大、生态优等优势,是“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中“湾东智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她建议区街联动,统筹规划,将区儿童公园的建设与“清林绿谷”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儿童公园与清林径水库碧道、龙岗河碧道、红花岭烈士公园和未来的红花岭矿坑主题公园连为一体,打造集生态、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大湾区低碳文旅示范区划,让大湾区的市民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把我们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核心竞争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孟丹认为大窝岭生态山林与清林径生态片区山林连片融合,是龙岗区构建“一河三廊——一芯先锋绿廊”生态骨架的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大窝岭山廊建设将有利于实现区儿童公园游径经大窝岭山廊连接清林径水库碧道,形成山、水、城互联互通的生态廊道;同时,大窝岭山廊建设也将便于龙西-五联片区居民通过生态山廊慢行交通便捷入园,从而缓解盐龙大道方向交通压力。
鹏瑞(深圳)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龙岗区域项目副总经理戈冰建议在现有园区功能策划方案中增加儿童友好专项规划内容,将 “儿童参与”深入切实融入到园区功能和社会管理中,以进一步提升公园“儿童友好参与”的功能。
公园交通备受关注
建停车场设公交站成热词
龙岗融媒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园的交通与停车问题也备受关注。对此,基层代表深圳康利置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磊建议,区儿童公园建设应结合市里优质公园案例,体现环保、绿色生态理念,还要充分考虑人流、车流可达性与周边道路及地块的互通性。
孟丹还指出,区儿童公园东侧地块将建设新龙岗中专,但现状公园及学校地块远离城市中心区,公交站点及轨道站点对公园及学校覆盖偏弱,建议增加公园地块的城市公交线路覆盖。
市民代表、博士廖显浪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从规划上看,区儿童公园内设施比较齐全,但游玩区距离门前通道不到80米,可能不够设置停车位。”对此,他希望公园要注意配套停车场的建设,尽可能满足游玩市民的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