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

打造“一轴一带三湾” 大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年06月27日

坝光片区。深圳侨报通讯员 徐永敏 摄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何家蕊) 近日,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大鹏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新区“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做出前瞻部署。

据悉,新区产业空间有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聚焦、融合、协同”三大原则,推动新区具备比较优势的新能源、生物、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领域或环节融合发展,破解资源不足和多产业共存的矛盾,推动产业间要素相互流动,同时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陆资源综合利用的向海发展思路,加强区域协同,争取政策、资源、制度向新区倾斜。

《规划》包括发展基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空间布局以及保障措施共五方面。

其中“十四五”发展目标定位为:三区一基地,即:全球海洋产业创新集中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疗先锋区、国家级滨海新能源产业基地、东部滨海特色数字经济应用体验区。

主要任务明确了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新能源)、数字经济(数字化应用)。根据新区四大产业现状的发展基础,按照“强化创新基础、完善产业链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及提升产业影响力”的逻辑制定各产业发展策略。

而空间布局结合深圳市目前的大片区发展模式,对接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三城、三湾、一区、多点联动”整体空间格局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轴、一带、三湾”,形成“产、城、海”融合的产业空间格局。其中,一轴:深圳东部向海创新发展轴。沿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沿线布局,内接坪西路,外连坪葵路,构建串联大鹏和坪山、龙岗等东部主要区域核心节点及片区的“向海创新发展轴”。一带:绿色能源产业带。串联下洞、下沙、迭福、新大等重要油气、LNG等重要能源项目及龙歧湾北部海岸沿线带两大核电项目。三湾:坝光科学创新湾,分布在坝光湾,重点布局生命健康、生物医学工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科考等海洋、生物领域,推动海洋、生物相关细分领域创新发展同时探索海洋、生物领域融合创新;龙岐海洋经济湾,分布在环龙岐湾海岸沿线,重点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领域;滨海数字创意经济湾,分布在大鹏湾沿线,主要布局数字创意、数字文旅相关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