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1

坪地街道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奋楫笃行启新篇: “阅”坪地 向未来 2023年01月09日

零碳公园一角之零碳生活馆。

国际低碳城正逐步成为新兴的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区。

坪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敬顺(右二)率队走访企业,服务经济发展。

被誉为深圳最美高中的龙岗高中园。

坪地街道,位于深圳东北部,全境是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规划范围,属于深圳20个重点区域之一,也是深圳向全球推荐的37个重点发展片区之一。

作为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中“低碳智造核”的主阵地,坪地街道承担着打造低碳产业新引擎、创建低碳绿色发展示范窗口的历史使命。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为坪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号角已吹响,蓝图已绘就。机器轰鸣、产业升级,征拆与施工在加速推进中,民生保障日益完善,市容环境显著提升,坪地当前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唯有主动对接、全力抢抓,才能把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具体项目,转化为发展成果。

下面,从四个方面看看坪地街道的发展现状、优势以及目标,一起“阅”坪地,向未来!

重点项目篇

步入2023年,你印象中的坪地街道,早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辖区重点项目轮番上马,交通道路、民生保障、城市配套日新月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重点项目值得期待。

1、地铁3号线东延段:地铁3号线东延段起于双龙站,线路全长约9.28千米,设车站7座(站点有梨园、新生、坪西、低碳城、白石塘、富坪、坪地六联)。2025年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加强坪地与市内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支持深圳国际低碳城加快发展建设。

2、深惠城际线(坪地段):项目规划自深圳前保站至惠州惠东站,全长142千米,设站16座;其中深圳段为前保至坪地段,全长59千米,设站9座,龙岗境内长约27千米,2025年建成通车。

3、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工程:总用地面积约2.76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18.28万平方米,将由现有的医疗床位250张扩建成总床位1300张(医疗床位600张,养老床位700张),2023年建成后将打造“以医为主,兼顾养老”的新型医疗服务机构。

4、坪西30万平方米集体安置厂房:其中,坪西创新广场占地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将打造集科技孵化、产业加速、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坪西创兴园(一期)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拟引进轻型产业、新型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也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5、屯梓河湿地碧道:位于坪地街道六联社区,碧道全长6.2公里,设计面积32万平方米,设计内容包括车行道、架空栈道、服务中心、亲水平台、湿地公园、景观人行桥、过河汀步、登山道、特色构筑物8处等,建成后将成为龙岗生态科普科研展示及教育基地。

6、龙岗高中园:位于坪地街道坪西社区(外环高速旁),总用地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预留3万平方米作为民办学校用地,其余用地规划建设3所全日制公办寄宿制高级中学(新建162个班,提供8100个学位),项目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

7、国际低碳城文化会议中心:总投资53.43亿,占地面积3.93公顷,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集产、学、研、展、商、旅于一体的国际低碳城综合服务区,分为产业创新集聚区、研发商业服务区、商务综合服务区、低碳文化展示体验区、生态休闲区,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将于2025年完工。

8、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社区是国内首个基于居民(零碳细胞)、家庭(零碳单元)和社区(零碳场景)多维度互动互通的近零碳示范社区,突出展现社区居民的近零碳生活场景。为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重点展示项目之一,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对基于零碳社区的零碳城市实践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项目在2021年可持续发展(深圳)峰会上曾获得“深圳可持续发展创新类大奖”,在2022年获得“深圳市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称号。

9、零碳公园:项目用地面积约18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广场、登山道、停车场、配套服务用房、雨水花园、景观桥、景观平台、景观廊架、游乐设施等,安装工程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园林景观给排水等。

10、建科院未来大厦: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评审,同时也是全国首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全直流的建筑试点项目,并入选科技部中美建交四十周年40项科技合作成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项目展示绿色建筑成果。

11、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位于国际低碳城核心区,用地面积约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其中A、B馆获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C馆获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在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期间作为重点示范项目展示。

发展优势篇

坪地街道,因低碳而闻名,也因低碳而兴起。未来,坪地街道实现“弯道超车”有五大发展优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是空间优势。辖区面积位居全区第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毛容积率不到1.0,是龙岗区乃至深圳市唯一一个有4个平方公里级利益统筹项目同时推进的街道,二次开发潜力大。

二是区位优势。处于深莞惠三市交界处,与龙岗中心城紧密相邻,处于深圳向东、向北拓展的战略通道。

三是产业优势。辖区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90家、十亿元以上企业4家、“国高”企业347家,拥有深南电路等规上企业406家。

四是生态优势。山林水域资源丰富,拥有龙岗河、丁山河、黄沙河等大小河流10条,水库7座,山林面积3.3万亩,碳汇资源丰富,自然生态优良。

五是人文优势。坪地是客家人聚集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有吉坑世居、新桥世居等客家围屋,山歌、舞麒麟等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启航逐梦篇

随着龙岗区六届五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坪地街道低碳发展路径愈发明晰,让我们一起看看坪地街道在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上做了哪些努力与实践?

十年辛苦不寻常 低碳坪地走进国际化视野

国际低碳城自2012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这十年时光可谓是坪地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知名度显著提升、城区面貌持续改善,一场场全球低碳盛会彻底改变了坪地的发展轨迹,让地处偏远位置的坪地披着低碳华服走入国际化视野。

十年磨一剑,坪地这十年不平凡。

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0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2.38亿元,增幅达200.3%;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9.7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2.17亿元,增幅达276.7%;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25.0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07.22亿元,增幅达328.7%。

城区知名度显著提升。国际低碳城先后被国家发改委、欧盟委员会等授予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亚太经合组织低碳城镇示范项目、首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先行奖、“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示范区”等一系列称号,并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联合国环境署等20多个国际机构,以及50多个国家的高官、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成为展示深圳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山环水润”的坪地绿环格局逐步成型。完成丁山河、花园河、黄沙河等5条黑臭水体消黑和上輋水、黄沙河左支等6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辖区所有河流实现不黑不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齐飞的画卷在坪地重现。持续推动坪地公园、龙岗河湿地公园、零碳公园等项目及黄竹坑水库、屯梓河等碧道建设。

按下拓展空间“加速键” 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近几年,坪地街道土地整备任务在龙岗区一直是位居前列的,如2021年整备任务量90.65公顷、全区排第二;2022年整备任务量77.83公顷、全区排第一。包括坪地北、坪西、年丰、四方埔四大产业整备片区,深惠城际线、地铁3号线东延段两大轨道交通项目,以及文桥路、龙深路等10余条道路整备任务,面广线多,任务非常艰巨。

对此,该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设立多个攻坚组,“5+2”“白+黑”连轴运转,举全街之力开展土地整备攻坚。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1年完成整备入库110.36公顷,2022年至今完成整备入库90.78公顷,均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任务目标。其中,攻坚完成了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配套道路等重点道路项目征拆,地铁3号线、深惠城际线征拆任务基本完成。

土地整备紧扣坪地发展大局,只有成功保障大产业项目落地,坪地未来才能蝶变。如今,坪地全域土地整备“多点开花”,背后就是坪地对推动“空间再造”的系统部署,拉开的是一幅集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和公园、商超、学校、高端小区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蓝图。

以“民生七有”为目标 彰显服务群众的“坪地温度”

近年来,坪地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七有”为目标,急民所急、办民所需,在社会事业发展中提升服务群众的“坪地温度”,各项民生项目建设提质提效,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外环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在坪地设有3个出入口。全力打通环城南路、龙凤路、祥岭路等“断头路”,全面完成富高路、吉惠路等道路建设,坪地内外交通循环更加通畅。深惠城际线坪地站动工建设,地铁3号线坪西站、低碳城站、白石塘站、富坪站顺利封顶,坪地人民的地铁梦触手可及。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完成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德琳学校建设,彻底结束坪地无高中的历史。新建东兴外国语学校,完成乐淮实验学校改扩建,新增中小学位4320个。坪地人民医院一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医养结合项目全面封顶,可提供2500个床位的市社会福利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实现9个社区全覆盖。

——治理水平稳步提升。街道、社区基层治理改革深入推进,社区党委组织力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更加精细精准,初步实现基层治理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转变。全面推行“一网统管”模式,搭建“书记在线”“事办不成反映处”等问需平台,群众最急最忧最盼最怨的一大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全区首推“流动调解”及“线上+”调解模式,成立全市首个“法院+商会”调解平台,丰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把问题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奋楫谱新篇

放眼望去,在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坪地正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低碳坪地、产业坪地、平安坪地、文明坪地、宜居坪地”。不久的将来,坪地这个“低碳智造核”将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呈现在大家眼前。

一是对标可持续发展先锋,打造低碳坪地。

二是对标高质量发展高地,打造产业坪地。

三是对标法治城市示范,打造平安坪地。

四是对标城市文明典范,打造文明坪地。

五是对标民生幸福标杆,打造宜居坪地。

策划:晏慧文 统筹:彭湘郴 文/图: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