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4

香港深圳深汕同乡会打卡乡情景点共叙深港情谊 策马踏浪深汕湾 共绘深港同心圆 2023年07月31日

参观南头古城。

深入了解畲族民族服饰。

在滨海马场开展马术体验。

深圳侨报记者 张珊 通讯员 张嘉麟 文/图

为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增强香港深汕籍人士对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城发展成就的认识,7月25日-26日,香港深圳深汕同乡会32名深港澳青少年代表在深圳市齐聚一堂,开展2023年“国情深睇验”港澳青少年深圳国情研学精品路线打卡活动。从深圳“港澳源头”到“文化之根”,从碧海蓝天的深汕湾到风情独特的红罗畲族村,通过打卡乡情景点,增进深港两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家乡情怀,共叙乡情,共话发展。

研学古城 追忆同宗同源旧文脉

7月25日,深汕同乡会32名深港澳青少年代表首先来到南头古城开展研学。作为“粤东首府、港澳源头”,南头古城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踏入古老的城门,走过充满历史感的古城牌坊,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青少年代表们见证着深港共同的历史源头,追寻着共同的文化回忆。

在“沉浸式情景体验空间”,体验了利用先进的XR扩展现实技术+南头古城元素创意设计的快闪盒,青少年代表们惊叹于新颖的技术应用和沉浸式体验,让他们更深入了解深圳和香港的历史渊源,唤醒深港同宗同源的文化记忆,强化爱国爱港的思想自觉,凝聚同向同行的发展共识。

“沿海所城,大鹏为最。”深汕青少年代表团随后来到大鹏所城开展研学。大鹏古城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大鹏所城是深圳的“文化之根”,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建城以来担负着深港地区的海防安全,见证了明清两代抵御外敌的沧桑岁月,谱写了反抗列强的不屈不挠、敢于斗争、舍身保家卫国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代表们感受历经战火和岁月雕刻的古城,体验独有的滨海客家文化氛围,听取可歌可泣的家国历史,纷纷感慨万千。

打卡新城 见证家乡建设新发展

马术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有一处国内为数不多的滨海马场。7月26日,深汕青少年代表团来到深汕海骑会,在教练的指引下开展马术体验活动。青少年代表们纷纷纵身上马,御马骑行,面对着浩瀚无际的大海拍照留念,感受深汕优美的滨海自然环境。

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深汕青少年代表团来到了深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红罗畲族村,了解红罗畲族文化,体验穿戴神秘又华丽的畲族民族服饰,品尝红罗畲族特色美食,感受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当了解到红罗畲族村从少数民族聚集地蝶变成现代化和美乡村的历史,以及深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深汕青少年代表团对深汕美丽乡村的变化赞叹不已。

畅叙乡情 共绘深港发展同心圆

香港深圳深汕同乡会于2022年12月成立,目前有微信会员414人。本次活动是同乡会第一次组织举办的返乡交流活动。代表团成员们在了解深汕建设发展成果后,对这座新城日新月异的发展感慨不已,还有代表团成员对来到深汕就业创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深汕同乡会青少年代表杨秀文是一名幼教专业的大三学生,她了解到红罗畲族村已启动全市首个“儿童友好乡村”试点建设,亲眼看到红罗党群服务中心里“四点半学校”“儿童乐园”等儿童友好空间,更加坚定了想法。她说:“这是一片就业创业的热土,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在深汕实习工作,发挥专业所长,为深港教育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深汕共同成长。”

据了解,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开展2023年“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为港澳台大学生提供到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近距离接触政府机关工作日常,在实践中感受国家的治理效能和民生温度。

黄智昊是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在读博士生,这次受邀来到朋友的家乡参加本次国情研学活动。他说:“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了解了深港同宗同源的历史渊源,加深了香港深圳深汕同乡会的各位兄弟姐妹的感情,见证了朋友家乡一日千里的发展面貌,让我喜欢上了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区,回港后我会向我的朋友们介绍深汕。”

“此次回到家乡看到经济在发展、设施在建设、民众生活水平在提高、教育等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让我们对家乡充满了期待。”香港深圳深汕同乡会秘书吴惠琴表示,此次活动唤醒了深港青少年代表对香港和祖国内地山水相依、文脉相通、亲缘相袭的历史记忆,对他们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凝聚同向同行的发展共识,在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