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日本究竟为何要将核污水排放入海? 会带来哪些影响?专家解读 2023年08月28日

日本民众抗议核污水排海(图片来源:CFP)

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由于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日本政府这一决定,引起多方反对。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会带来哪些影响?有专家表示,日本政府并没有采取负责任方式去处置核污染水,而是将这种环境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

日本为何要选择将核污水排放海洋?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黄渤海研究院院长张晏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1年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大量的水冲击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后来引发爆炸,当时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为了冷却烧毁的核反应堆,用大量的海水将核反应堆降温,实际上在那时就有超过1万吨的受污染海水排放。之后,日本将受污染的海水通过储水罐方式储存起来。从2011年到2023年,12年时间,日本建筑了超1100个储水罐。每个储水罐平均能够储存1000~1300吨水。到目前为止,储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为此他们选择将核污水排到太平洋去。

除了将核污水排放大海,是否还有其他处理方式?张晏瑲介绍,比如蒸发释放、电解排放、地下掩埋等,这些都是选项。但是,日本最终选择通过海底管道的方式把核污染水排出去,是由于其他的方式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含量,经济成本会很高,因此选择成本最低的一个方案。这样将污染源转嫁到全世界各地,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2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日方迄今未解决国际社会关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核污染水数据真实和准确性、排海监测安排的有效性等重大关切。中方等利益攸关方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当、不合理、不必要。

福岛核污水预计多久影响我国?

日本此次核污水排放多久会影响到我国?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员余雯对此问题向记者解释,核污染水在进入海洋环境之后,首先是通过洋流的输运,会扩散传播到不同的大洋。此外还会通过海洋的生态系统,例如食物链的传播而不断传递,并且也有可能通过公众摄入海产品的方式进入到人体里,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或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影响。

余雯表示,据之前对福岛核事故的监测,大部分污染物是会向东传播,然后跨越整个太平洋。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污染物会通过西太平洋膜态水的传播向西南方向进入,大概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进入我国海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森林告诉记者,日本核污染水经过一圈后,与我国接触的水域核放射量会降低很多。但放射量低,不代表影响不大,尤其是对当地影响,例如日本经济、当地渔民生计问题、周边韩国海产品等。从社会角度来看,它会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刘森林表示,我国民众也不需要太过恐慌,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事故导致的日本输华食品放射性污染问题,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并及时应对。近日,海关总署也提到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严防存在风险的产品输入。 (据央广网)

新闻背景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程时间线

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下面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程重要节点的时间线:

——2011年3月11日 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次日,日本有关部门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随后,持续冷却堆芯等措施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并不断增加。

2011年4月12日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2015年8月 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以书面形式,向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等组织信誓旦旦保证,在得到当地渔民等相关方面理解前不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经处理并稀释后,于2023年春排放入海,排放过程可能持续20年至30年。排海的理由是截至202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已储存125万吨核污染水,且每天新增140吨,到2022年秋已有储水罐将全部装满,且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日方在缺乏充分科学论证、国际监督和信息透明度的情况下为一己之利排污入海,引发日本国内外强烈质疑。

2022年2月 应日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小组2月14日开始走访日本经济产业省以及东京电力公司等,15日前往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场调查,至18日完成首次实地调查。

2022年7月22日 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2023年1月13日 不顾国内和国际社会反对,日本政府宣布“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经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

2023年6月12日 东京电力公司开始试运行核污染水排海相关设备,试运行使用淡水而非核污染水,将其与海水混合后,通过海底隧道输送到距岸边约1公里处排放。

2023年7月4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东京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针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的综合评估报告,但他在报告前言中强调,这份报告并非是对日本排海决定的“推荐”或“背书”。

2023年8月21日 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会长坂本雅信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会见中作出表态,反对在未获得国民理解的情况下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2023年8月22日 日本政府举行内阁成员会议,决定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当天,许多日本民众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前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