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5

宝安区首届深港澳三城书画艺术展开幕 奏响大湾区建设的文化“进行曲” 2023年11月27日

展览现场。

市民观展。

作品《百年渔港》。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聂良 王邬秋子 文/图

近日,由宝安区委统战部、宝安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宝安区工商联、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承办的“家国同心·湾区筑梦”宝安区首届深港澳三城书画艺术展开幕。来自深圳、香港和澳门三地的115位艺术家,用118件书画作品以笔抒怀、以画言情,组成“同根”“同心”“同梦”三大篇章,表达对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美好祝愿,共同奏响大湾区建设的文化“进行曲”。

海量题材 全方位呈现大湾区 老记忆新风貌

此次书画艺术展的作品风格多样、各有千秋,生动展现了大湾区缤纷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展览既收录了钟曦、于长江、史文集等深圳知名画家的作品,又吸纳了陈家义、江立峰、何百里等港澳书画“大咖”的珍品。其中不乏像《百年渔港》《渔村巨变》《维海揽胜》等怀古感今、向大湾区历史致敬的作品,还有《春色满园》《狮子山下》《春满乾坤山河隽》《岭南水乡》等表现岭南秀丽山水、抒发浓浓乡情的作品,更有《快递乐章》《阳光.运动》《万马奔腾》等记述大湾区生活多元风貌、点赞大湾区活力希望的作品。

香港画家不约而同用传统的手法,表现香港的百年发展故事,共同奏响中华文化的“协奏曲”。其中,香港画家吴浠铷的《阳和入香 丰登现港》描绘的是香港维多利亚港灿烂辉煌的景象。“香港当前阳光灿烂,我用了半年的时间,用中国传统艺术的方式创作了这幅画,表达香港积极向上的精神。受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的影响,我用了永远不会变色的矿物质原料,希望香港永远璀璨下去。”吴浠铷说道。

《百年渔港》的作者是香港美协创会理事、香港画家联会荣誉会长陈家义,今年已80岁,为参加此次书画艺术展年纪最大的艺术家。他表示,上世纪60年代,很多潮州到香港的老乡在香港的三角码头“做工”,《百年渔港》画的是香港人在码头工作时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靠的是香港人拼命工作的精神,这幅画就是想表现这种精神。”

据介绍,吴浠铷和陈家义俩人在创作各自的画作时候,彼此并没有联络过。但奇妙的是,都是用传统的方式,描绘了香港积极向上的精神。吴浠铷说:“我们要自觉坚守中华文化根基,通过传统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民族审美、展现文化自信的艺术精品,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描绘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成就。”

艺术家代表还联袂创作了《家国同心·湾区筑梦》书法作品,表达对大湾区美好未来的祝福,并将其赠送给宝安区美术馆永久收藏。

覆盖“老中青” 三代艺术家 联袂献礼蓬勃多彩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更是发展的底色。深圳、香港、澳门三地地域相近、文脉相亲,同气连枝,水乳交融,具有深厚的地缘、族缘、史缘和商缘关系。

这种文化的底色,同样体现在此次书画艺术展上。出生于宝安的江立峰,曾任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美术课程和香港公开大学中国水墨画大师系列证书课程导师,是香港最具实力的工笔人物画家之一,这次他带来绘画作品《山花》。他的胞弟江汉城则是生活在深圳的一名画家,曾经在原沙井文化站、深圳市群众艺术馆任职,是深圳美术界的拓荒牛之一,这次带来绘画作品《私语》。

在香港定居之后,江立峰也经常回深圳,深圳每一次发生的变化,都让他惊叹。作为此次书画艺术展的组织者之一,江立峰表示,香港的艺术家们都非常积极,选送了很多作品,很多艺术家还为此次书画展专门创作了作品,大家都希望通过作品展现大湾区发展的缤纷多元、开放包容的气象。

据了解,此次书画艺术展共展出作品118件,其中深圳59件、香港50件、澳门9件。参展艺术家年龄为20多岁至80岁,老中青三代各有代表,呈现的作品各具特色。“这次书画展作品丰富、水准很高,且不乏名家的‘大手笔’。”一名观展市民表示,从展览中感受到了大湾区的前世今生,还有大湾区人民勇于开拓、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根”,一直致力于推动深港澳三地友好交流,促进湾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宝安区委统战部高度重视与港澳同胞的交流,广泛组织招商引资、企业服务、联谊交流、国情研学等内涵丰富、精彩纷呈的活动,得到了港澳同胞的广泛点赞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