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岗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龙岗融媒资料图

2024年“龙岗杯”乒乓球联赛。
龙岗融媒记者 赵薇
红旗飘扬,热泪畅流,奥运会赛场上的体育竞技项目及奥运精神构筑成这个夏天难以磨灭的全民记忆。在巴黎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中,龙岗籍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成绩抢眼;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学生体育竞技赛场上,健儿们刮起“龙岗旋风”,摘金夺银,实力彰显。这是运动员们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用汗水浇灌出的“理想之花”,更是龙岗区多年来精心培养竞技人才、营造浓厚体育氛围结出的累累硕果。龙岗“体育之城”建设成效凸显。
从“不垫底”到“拼第一” 龙岗竞技体育成绩显著
更高、更快、更强,在体育竞技领域,人类不断挑战着极限。在龙岗,大运会留下的拼搏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得以传承和延续。
今年1月24日,2023—2024赛季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总决赛二番战打响,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以6比2战胜哈尔滨队,以系列赛大比分2比0夺得首届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总冠军,创造赛季全胜的“不败神话”。这也是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成立7年来夺得的第三个女子冰球职业联赛冠军。
今年1月,深圳昆仑鸿星女子冰球队夺得首届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总冠军。
值得称道的还有铁狼青训队。在备受瞩目的第21届深圳南岭“铁狼杯”公益足球赛冠军战上,龙岗本土球队铁狼青训队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卓越的球技,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以1:0的比分力克劲敌兰州海陆,成功捧起冠军奖杯。
多年来,龙岗区在竞技体育方面持续发力,以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依托,引导具备条件的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机构共同组队、训练和参赛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在篮球、足球、射箭、飞碟、游泳、网球等项目中培育出了多支优秀的竞技队伍和多位拔尖人才,代表龙岗参加世界、国家、省、市比赛,在不同赛场拼搏奋进,屡获佳绩。
“以前我们参加市里比赛的目标,是‘不要垫底’,现在是‘要拼第一’。”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副校长胡晓丽在龙岗从事体育工作20多年,见证了龙岗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据她回忆,2002年前后,龙岗区体校经过项目调整、队伍建设后,队伍整体竞技水平开始飞跃,“总体来看,龙岗区的体育竞技水平目前处在全市前列。”
近年来,龙岗区籍运动员不断在国内、国际顶尖的赛事中争金夺银:2024年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武汉站中,龙岗运动员雷麦洛迪夺冠;2024全国中学生青少年网球精英赛暨2024年世界中学网球比赛,龙岗运动员吴天皓、钟健飞参加U16男子双打获得冠军……
与此同时,一批拔尖运动员也从龙岗走向世界:在国际级赛事中,雷麦洛迪在2024ITF(国际网球联合会)青少年巡回赛女子单打各站比赛中获得1个冠军、2个亚军;本次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两位龙岗籍运动员均展现出不俗的实力,“小飞鱼”汤慕涵在游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中获得一枚铜牌;张鑫秋在射击女子个人多向飞碟比赛中获得第七名。
积极探索多方融合新路径 建强体育人才储备库
龙岗区女子足球队2009年龄组(与区园山实验学校共建)自2021年获得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U14组冠军以来,多次在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重要赛事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这是深圳市历史上足球项目取得的最好成绩。龙岗区女子排球队(与区布吉中学共建)在2023年青运会上获得第二名,将代表广东省参加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这是龙岗区学生排球队伍首次代表广东省,与国内各省市专业队伍同场竞技。
龙岗何以在竞技赛场上频频“出圈”?深究其因,龙岗创新“多方融合”发展模式“功不可没”。
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龙岗区创新“多方融合”发展模式,在青少年中挖掘和培养上巧用功夫、灵活多变,培养了一批有潜质有天赋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目前,龙岗已开展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排球、跳水、射击等38个运动项目,建立了100个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其中有70多个“体教结合”示范学校。全区青少年常训人数超过5000人,近年来为市级以上优秀运动队、高等院校输送30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
“我们致力于打造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面做好‘四集中’(指食、宿、学、训)基地训练及管理工作。”据胡晓丽介绍,在不断完善龙高教育集团平安里学校、区同乐主力学校、区园山实验学校、深圳中学兰著学校、区龙岗外国语教育集团等“四集中”后备人才基地的同时,新增了区平湖外国语学校基地、区乐淮实验学校、区珊蒂泉外国语学校、区鹏达学校四所“四集中”后备人才基地,培养综合能力强、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
此外,龙岗区还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共建国家冰球项目训练基地、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等。这些基地形成集聚效应,带动龙岗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联动发展。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竞技体育“多点开花”
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其根基均在群众。事实上,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多点开花”,打通二者之间的壁垒,实现有机融合,联动效应在龙岗早已形成。
近年来,龙岗区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体育关爱工程、社区运动会、中小学体育赛事等适合各年龄段、各层次的群众性、普惠性体育活动,通过精心策划与组织,让体育赛事活动回暖,形成“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处处有健身”的运动氛围,力促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联动发展,高质量建设“体育之城”。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群众体育的发展可以为人才选拔提供输送土壤,有了好的苗子,在竞技中取得好成绩也能产生示范效应,对群众体育的普及和推广提供反哺式帮助。
为支持体育产业和培养体育人才,龙岗区制定并实施《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专项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产业资金扶持,近三年共扶持项目62个;出台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体育旅游人才发展实施细则,引进文体类高层次人才11人。
为提升龙岗区竞技体育水平,表彰鼓励优秀运动员和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工作者,龙岗区2019年修订并印发《深圳市龙岗区体育竞赛及人才培养奖励办法》。据统计,2023年发放对象包括148名运动员及66名教练员(含领队),总发放人数214人。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接下来,龙岗区将继续全力打造“体育之城”,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推动体育发展为城区注入澎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