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横岗眼镜: “深圳特产” 焕新出发 2024年09月26日

龙岗眼镜企业研发的智能眼镜。龙岗融媒资料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华眼镜厂生产线。钟致棠 摄

2023深圳眼镜时尚周上,模特展示时尚眼镜。李凯 摄

横岗眼镜产业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恒光、高华、亚洲、联华、高雅、星辉、雅骏为代表的一批香港眼镜制造企业内迁而形成。在行业高峰期的2005年至2010年,“横岗眼镜”年产量超1.25亿副,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总产值达130亿元。95%的产品通过香港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欧洲中高档市场份额的60%,占全球眼镜中高档市场份额的50%。2015年,成功注册“横岗眼镜”区域商标。经过40余年沉淀,“横岗眼镜”已有制造企业600多家、商贸企业2300多家、批发企业900多家,长期处在眼镜产业制造的“第一方阵”,并逐步向时尚创意设计和品牌策划营销的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加强。

龙岗融媒记者 沈荣

“时代需要一副大眼镜,才能看清那个野未来!”2022年11月,青年作家王威廉最新小说《你的目光》发布,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聚焦眼镜设计行业的中篇小说,以深圳横岗这个“眼镜王国”为现实背景,书写年轻一代设计师的生活、情感与创新。

横岗眼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与水贝珠宝、大芬油画齐名为“深圳特产”,也是与大浪服装、光明钟表齐名的三大时尚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眼镜行业已成为深圳的传统优势行业,形成了产业规模大、产品质量高端、产业集聚度高、生产配套完善的显著优势。

辉煌还在继续,品牌越擦越亮。如今,在龙岗大道横岗段两旁,络绎不绝的顾客出入各个眼镜城、眼镜店,挑选心仪的镜架镜片,体验专业的配镜服务和平民化的价格。“买眼镜、到横岗”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更成为很多人的时尚生活方式。

“眼镜王国”崛起 成全球知名品牌眼镜 最大生产基地

“横岗眼镜”是主要聚集在现横岗街道和园山街道眼镜产业的统称,其发展与雄起,与香港眼镜产业向内地转移有着密切联系。

1983年,香港商人林贤生在168工业区(现信义御城花园小区)开办横岗史上第一家眼镜厂——横岗光学厂。此后,以恒光、高华、亚洲、联华、高雅、星辉、雅骏为代表的一批香港龙头眼镜企业纷纷在原横岗街道(2016年12月,原横岗街道分设为横岗街道、园山街道)及周边投资建设眼镜加工厂,同时带动一大批眼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1995年,眼镜行业在横岗高速发展,已经辗转于几家工厂的何世语和三兄弟拿出积蓄,在横岗创办“深圳市观达眼镜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品质,公司慢慢步入正轨,从小民房搬到800平方米的大民房,员工也发展到200人;1997年,何世语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厂房。而现在,观达眼镜已成为国际眼镜品牌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2000年到2010年间,是属于横岗眼镜制造业的巅峰时期。”嘉宝国际眼镜城创办人骆玉喜回忆。广东省眼镜商会数据显示,2005年—2010年,横岗眼镜年产量超过1.25亿副,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总产值130亿元,95%的产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产量和产值上的“一枝独秀”,横岗眼镜也不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11月8日—11日,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眼镜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来自横岗街道的眼镜生产商约占总参展数的70%。一年后,中国(深圳)国际眼镜博览会再次在深圳举办,与之前相比,本次展会最大的亮点是国际大牌采购商与参展商数量基本实现一比一对接,参展商不出深圳便可拿到大量国际订单,为参展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由此,横岗街道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眼镜的最大生产基地,被誉为“眼镜王国”,并成为与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江苏丹阳、江西鹰潭齐名的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

产业链条完善

“环环相扣”赋能

眼镜高质量发展

2012年4月,嘉宝国际眼镜城开业,时至今日,骆玉喜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人流聚集的背后是产业高度发展的标志,更是链条完善的体现。

一副小小的眼镜看似简单,其制作工艺实则复杂。一个镜框,其生产制造包含了开模、零件制作、成型、素材、装饰、装配等6大项、上百道细化流程。长期以来,由横岗眼镜制造的胶架、金架、钛架等高档眼镜架近九成远销海外,其中不乏路易·威登(LV)、阿玛尼(Armani)、古驰(Gucci)等世界知名高端品牌。“在横岗,一副眼镜从无到有,5公里范围内就能完成。”谈起横岗眼镜,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会长陈秋鹏难掩骄傲。

此外,与广大消费者紧密相关的眼镜商贸业高度聚集。从龙岗大道/地铁三号线塘坑站(六和路口)到横岗站(保康路口),全长2.3公里,两侧集中分布了六大眼镜城,包括嘉宝、新马、新世界、王潮、横岗眼镜城和新视代眼科医院。六大眼镜城集聚商贸型企业约有600多家,年销售额总计约13亿元。

有了肥沃的土壤,自然引来良木生长。2023年,国内时尚眼镜零售龙头企业乐活集团总部及研发、生产、物流等环节全部进驻大运软件小镇,成功在龙岗构建全产业链体系。2023年,乐活集团在龙岗合计营收超8亿元、纳税超1000万元。

可以说,横岗眼镜已经形成了产品质量好、产业规模大、集聚程度高、生产配套完善的特点。在这一方天地里,无论处在链条的哪一个环节,都能找到相应的市场定位,就近发展配套企业,促使整个行业加速质变,迈上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品牌内涵深化

原创力持续涵养

“横岗眼镜”金字招牌

自诞生之日起,横岗眼镜主要以替海外品牌代工为主。随着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横岗眼镜转型势在必行。

李照教1998年创立深圳慧明眼镜厂,为全球最大的眼镜集团“陆逊递卡”提供专业服务。在一次展会上,李照教亲眼看见一位参展商因涉嫌抄袭某品牌被警察带走。这次经历,让李照教萌生了创办自主品牌的想法。2004年,李照教注册“李白”商标,研发出适合儿童佩戴的眼镜。经过精心经营,该品牌系列已远销海外,颇受欢迎。

“李白”的探索,只是众多眼镜品牌建设之路的一个缩影。随着诸多企业踏上品牌化的探索之路,政府部门不断强化政策指引,横岗眼镜产业发展迈上了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2013年8月,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到横岗街道调研眼镜产业发展情况,提出“创新驱动、时尚引领、品牌至尊、精品产销”的转型发展思路。随后,横岗街道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方案,着力引导眼镜企业向时尚创意设计和品牌策划营销的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一年后,深圳市《关于推进眼镜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6年)》出台,安排1亿元眼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同时,龙岗区安排5000万元眼镜产业转型升级配套资金,对眼镜产业给予支持。

2015年,“横岗眼镜”区域商标注册成功。随后,“全国时尚眼镜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眼镜产业)试点地区”“中国眼镜出口基地”等称号接连花落龙岗,并被商务部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眼镜)”。

荣誉加持的“横岗眼镜”选择主动“走出去”。2014年起,龙岗组织300多家次眼镜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眼镜展50多次,集中展示了“横岗眼镜”的品牌形象。连续举办6届“国际眼镜设计师”和“十大时尚眼镜品牌”评选活动,每届大赛都与龙岗区高层次人才活动对接,不断积蓄发展力量。

依托于“横岗眼镜”这块招牌,200多名优秀眼镜设计师涌入龙岗,并带动形成20家专业设计师工作室。其中,成立于2021年6月的全国首个“中国原创国际眼镜设计师团队——设计番”最具代表性。该团队18位核心设计师均来自横岗本土眼镜企业,平均从业25年。他们抱团取暖,合力将“中国原创眼镜”新势力推向国际。自成立以来,每年带动本土设计师申报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约1200件、发明专利约30件。由本土设计师直接带动的年产量约500万副眼镜、年产值约5.5亿元。

全面焕新起航

融合聚力加速

向现代时尚产业转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横岗眼镜产业发展的版图早已不再局限于横岗街道和园山街道,如今,眼镜产业已成为龙岗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龙岗的眼镜企业聚焦转型,多方探索发展新路。当然,产业的发展不能只靠企业的单打独斗,政府的支持同样重要。

近年来,深圳将现代时尚产业列入“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明确提出要围绕眼镜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品牌联合体,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在龙岗,现代时尚产业是“11+2”产业集群之一。2022年,全区时尚产业规上(限上)企业356家,实现规上生产总值509.95亿元。其中,眼镜产业是龙岗时尚产业发展最大优势和亮点。

为更好助力深圳建设时尚之都,龙岗全面布局眼镜产业发展壮大。2022年12月,龙岗出台《关于促进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真金白银”积极引导眼镜行业向创意文化和时尚设计产业转型。

制度之外,龙岗还从数字化层面入手,把握眼镜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一招”。2023年5月,同为全国首个的深圳市眼镜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圳市眼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龙岗揭牌,旨在建设集数字化服务平台、工业设计赋能中心、线上直播展销中心、产品体验中心等于一体的眼镜产业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深圳打造国际眼镜产业品牌新高地;进一步挖掘时尚产业发展新机遇,树立“数字+时尚”产业发展新标杆,为深圳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制造产业高地添动能。

空间保障是龙岗眼镜产业发展的“压舱石”。2023年以来,龙岗高标准建设“两园一区一镇一谷”(即眼镜智造园、眼镜设计园、横岗眼镜时尚街区、园山眼镜小镇、“深圳·眼谷”)5大空间载体,可提供16万平方米制造业空间、12万平方米研发设计空间、12万平方米商业空间。其中,眼镜设计园(阿波罗产服科创大厦)已于2023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眼镜智造园(园山特建工“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预计2025年5月建成交付;横岗眼镜时尚街区已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及街区形象设计;园山眼镜小镇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立项报告编制工作;“深圳·眼谷”项目已于2023年12月31日完成市第二眼科医院土地整备签约工作。

毫无疑问,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横岗眼镜”越过了一座座高山,迈过了一道道深坎,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匠心和魅力。

中国眼镜看深圳 深圳眼镜在龙岗

观察眼

龙岗眼镜产业发展成色几何?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全区眼镜规上(限上)企业55家,实现规上生产总值25.57亿元,限上销售额7.98亿元;全区眼镜制造企业672家,占全市眼镜企业总量的88.6%;全区眼镜商贸企业2368家,占全市眼镜企业的48.9%;中高端眼镜年产量1.25亿副,占全国中高端眼镜产量50%以上……显然,龙岗眼镜产业都处在“第一方阵”。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后,龙岗抓住历史机遇,吸引大量的香港龙头眼镜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从单一生产镜框镜架切入,最终聚集了一批上下游企业,大家合作密切、互通有无,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横岗眼镜”远近闻名。而后,龙岗成立“横岗眼镜时尚协会”,“抱团式”向前发展;挂牌成立“深圳市眼镜产业标准联盟”,让深圳市眼镜标准化体系有了“龙岗智慧”;成功注册“横岗眼镜”为区域商标,“买眼镜到横岗”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发力原创设计,广搭平台让“中国设计”有了更丰富的艺术表达。

阔步迈入新时代,横岗眼镜正在以“鼎新”带动“革故”,推进“眼镜+”多元化发展,“自我进阶”之路越走越稳。一方面,深圳将眼镜产业发展上升至城市发展战略层面。龙岗紧抓“20+8”产业集群的发展东风积极布局,一次性发布20条措施,推动眼镜产业融合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龙岗正以2.3公里的龙岗大道路段为轴,辐射周边横岗大厦等商业综合体,利用平盐铁路生态绿廊、深圳地铁三号线高架、眼科医院、茂盛世居文保单位和城市公园为一体,形成时尚眼镜链条,打造可游可购可业的眼镜时尚街区,更好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

“眼镜不仅仅是一种工业化的产物,更是一种艺术和生活方式上的转变提升,更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目光。”这是《你的目光》作者王威廉对于眼镜产业的理解。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时尚、更多元龙岗眼镜产业正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