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蚝文化博物馆
版次:Q13来源:深圳侨报 2018年08月06日
模拟当年收蚝场景。
浮雕《蚝韵》。
蚝船
挖蚝工具
第一批沙井蚝罐头产品
深圳侨报记者 张珊 文/图
沙井是蜚声海内外的“千年蚝乡”,沙井蚝的美味更是声名远播。要了解沙井蚝,就不得不来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的蚝文化博物馆看一看。
蚝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示了千年沙井蚝的辉煌历史以及深厚悠久的蚝业文化。一进博物馆就看到:长11米、宽2米的浮雕《蚝韵》将蚝生产习俗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眼前。早就听闻蚝文化博物馆内容丰富,不经意一瞥,便令记者入了迷。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沙井人养蚝历史悠久,北宋时期留下的诗句“薄宦游海乡,雅闻归靖蚝”,就是我国人工养蚝历史最早的记载。诗句中的“归靖蚝”,也就是沙井蚝。清代时,沙井的养蚝产业更是兴盛。
聪慧的沙井人为了养好蚝,从古至今一直努力开拓创新。他们不仅发明了先进的养蚝技术,更是深刻掌握了大自然规律,保证了沙井蚝的优越品质。每年收蚝时,已是冬季,沙井男女老少全体出动,穿着单衣,打着赤脚,在海边不分早晚地辛勤劳作。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传统农业淡出及周边水域污染,沙井蚝业生产日渐式微。沙井人又想到了异地养蚝的路子,先后在阳江、台山、惠东沿海建立了养殖基地,将养蚝技术带到了当地。“蚝文化”也随之延伸至远。
提到蚝文化博物馆的建立,就不得不提坚守沙井蚝塘几十年的蚝民陈植开。15岁开始养蚝,关于蚝的习性和养蚝知识,陈植开再熟悉不过。后来,他有了另一个头衔——深圳市千年蚝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几十年来,陈植开为蚝付出了诸多心血。他带领企业突破传统,一次次技术创新,沙井第一家蚝产品无尘加工车间建成投产,沙井有了先进的蚝产品化验室,第一间防污染蚝豉风干玻璃房建成使用……
将沙井蚝和沙井蚝文化传承下去,是陈植开多年来的梦想。2009年,在沙井街道办、千年蚝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蚝文化博物馆建立。陈植开的梦想也得以成真。
蚝文化博物馆由陈植开和更多的沙井人精心布置。在这里,珍藏多年的百余件藏品被陈列其中。展区分为沙井蚝的发展、沙井蚝的加工与销售、沙井蚝大事记等,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沙井蚝文化的发展历程。曾经和现在那些辉煌的一幕一幕,都记录在了一张张文字和图片资料上,被珍藏在蚝文化博物馆中。这里不仅仅记录着沙井蚝,更是记载着沙井人勤劳朴实、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
服务指南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井大街299号
开馆时间:
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全年)
电话:0755-2320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