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综述
版次:Q04来源:深圳侨报 2018年08月20日
第四届侨交会展区。
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区块链生态与技术应用研究委员会揭牌。
在第四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上,与会侨领、侨商纷纷建言献策。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赵一青 文/图
8月13日至15日,由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简称侨商智库)联合海内外200多家社团、商协会共同主办,备受瞩目的第四届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以下简称“侨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据组委会统计,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620家海内外展商参展,吸引了超5万人观展,产品交易、项目对接……现场一派火热。国际化程度更高、对内辐射力更强、引领侨商拥抱新业态、推动海外创新成果转化、开启国内侨界合作新篇章、彰显民间办展强大生命力……这场侨界盛事、商界嘉年华在海内外产生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凸显了侨务资源在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五洲侨商齐聚 展会国际味更浓
在市侨办、市侨联的支持指导下,侨交会旨在充分发挥侨界资源优势和深圳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枢纽区位优势,探索打通全球侨商网络,借助民间力量拓宽对外开放的全球视野。经过前三届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完善,本届侨交会更加成熟,国际化程度高仍然是最大的特色。
从参展情况来看,620家海内外展商中,海外参展商283家,占参展商总数量近五成。海外展团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苏里南、法国、英国、阿联酋、韩国、日本、印度、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遍及全球五大洲。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西澳大利亚深圳联谊会暨总商会、法中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日本冲绳华侨华人总会、苏里南中华会馆、美国华侨进出口商会广东分会、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新西兰深圳社团总会等数十家海外侨团都积极组团参展,众多海外企业高层代表也随团考察,寻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商机。
中加国际创新中心、益生菌产品、文化艺术项目、健康食品……加拿大国家馆是本届侨交会唯一一个以国家馆形式参展的组团。经旅加深圳人牵线搭桥,加拿大展团从第一届侨交会开始就以国家馆的形式亮相。此届侨交会上,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又组织了近10家企业前来参展。“今年展会既有科技创新,又有艺术价值的提升,产品类型也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 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齐佳表示,侨交会就像“过年”一样,把全球各地的华人华侨齐聚在一起,更是把全球华人产业互通起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
“连续四届侨交会,我都来参观了,感觉侨交会的‘国际味’越来越浓了。”在国际展区,记者遇见了前来参观的市民李女士。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李女士一直非常关注来自海外的教育和旅游项目,她特别希望深圳能够举办更多类似侨交会这样“高大上”的展会。
平台效应凸显 对内辐射力与日俱增
去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一年多来,一系列融合发展的措施陆续出台,粤港澳大湾区迈开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近40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已初具雏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这不仅对海外侨领、侨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国内很多企业及政府机构也希望通过深圳这个窗口,向世界各国宣传展示自己,而侨交会这个平台恰好是他们所需要的。从参展的国内展商来看:337家国内展商参展、占比54.35%,足以说明侨交会的对内辐射力。
在国内众多参展组团中,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无疑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在前三届侨交会上,该试验区不仅参展面积大,且在展会期间举行了系列主题活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届侨交会上,园区通过立式灯箱、LED大屏幕、展台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了当前建设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试验区的重点项目、政策优势、人才建设、金融创新、对外交流等有关情况,展示了潮汕非遗文化及有关优质企业产品。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看好侨交会平台,希望借此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展示汕头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独具特色的风土民情;高效直观地展示和宣传汕头和华侨试验区,聚集优质投资项目;打造城市名片,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老朋友”联系越来越密切,“新朋友”也纷至沓来。贵州遵义市今年第一次组团参加侨交会,一口气就签下了450平方米展览面积,集中展示遵义特色优势产品,并举行了以“红色圣地·醉美遵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重点展示“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国酒文化、地域文化”四大主体特色以及大健康产业、智能终端产业,航空航天产品等。“希望利用侨交会平台展示遵义城市形象、帮助遵义企业和产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遵义市相关领导非常看好侨交会平台,并诚邀侨交会明年走进遵义,引进更多侨资源助力革命老区新一轮发展。
作为企业品牌宣传、形象推广、新品发布、贸易合作、业内交流的优质平台,侨交会对各大产业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变革进步的催化剂。对海内外展商而言,都倾向把参加侨交会作为开辟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双向交流带来的是合作共赢。
国际潮团总会永远荣誉主席林少毅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广大华侨华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希望侨交会为中国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海内外华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以及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搭起彩虹桥。
活动精准发力 引领侨商拥抱新业态
作为侨交会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本届侨交会开幕前夕举办的第五届侨商峰会,掀起了一场纵论在新全球化背景下侨商的新使命和新发展机遇的“头脑风暴”。来自海内外的侨领、侨商、专家学者以及第四届侨交会参展商代表等600多人齐聚一堂,全球侨智在这里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
这只是侨交会期间系列重点活动的一个缩影。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可应用至哪些领域?”“区块链将带来哪些新的发展前景?”……展会期间,侨商智库联合海内外专业机构主办了“链化世界——2018区块链应用技术国际论坛”,并通过项目的路演为大家展示区块链技术的实际运用,引领侨商拥抱新业态。活动中,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区块链生态与技术应用研究委员会揭牌,为侨商智库注入了新鲜力量和新鲜板块。
展会期间,跨境出口电商论坛同样赚足人气,里里外外围满了观众。论坛以《迎战旺季,品牌出海——中国跨境大卖家G90峰会》为主题,云集了跨境电商业界领袖、亚马逊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跨境行业大卖家同台论剑,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B2C出海转型和中国品牌出海之路。“我从事的是高端制造业,希望借助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我们的电商公司已初具规模,希望携手跨境行业大卖家把海外名优产品引进来。”……活动现场,闻讯而来的创业者与电商大咖进行沟通交流和分享,大家借助侨交会平台实现了高效对接。
从首届侨交会举办开始,侨商智库及海内外社团、商协会就将目光聚焦于线上平台,并于第二届侨交会提出了要大力推动“侨电商”的发展,打造侨界阿里巴巴,到第三届侨交会上,“侨电商”助推市场新业态的形成、“侨电商”助力展会永不落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第四届侨交会上的系列论坛主题活动不仅聚焦当今经济发展,更探索了新业态的商机与发展趋势,有效地促进了行业交流,推动了各界的资源整合,前景让人期待。
引入项目路演 推动海外创新成果转化
“侨交会平台既能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项目寻找资金合作的重要平台……”展会期间,海外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格外引人注意。活动以“引领前沿科技项目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为主题,带来了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等多个前沿技术项目进行现场对接。与会的投资机构代表与海外路演项目在价值发掘、评估以及金融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彼此合作意愿强烈。
“侨交会上带来的海外项目与深圳未来产业方向一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来自深圳某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对其中的新能源项目很感兴趣,除了现场多次提问,路演结束后还与对方交换了名片,表示很乐意为项目落地深圳提供资金渠道支持。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了深圳要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的新目标。侨交会这个高端大气、国际化程度高的展会,“引领侨商科技项目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助力深圳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建设的作用正在增强。“加拿大深圳社团联合总会和中加国际创新中心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侨交会,为深圳和北美科技创新产业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齐佳说。
多地侨界联动 开启携手发展新篇章
第四届侨交会邀请了广州、哈尔滨、沈阳、青岛、武汉等10个副省级城市侨办、侨联组团前来参会,各地侨务部门就新时代如何以侨为桥服务中心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深圳市侨务部门按照“政府支持、商协会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支持举办侨交会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球侨商打通了人脉、商脉和财脉的做法值得借鉴。
展会期间举行的“翰墨写侨心,同绘中国梦”——深圳、哈尔滨、沈阳、汕头侨界书画艺术展,综合展示四地侨界书画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成就,更是将各地侨界携手合作引向深入。
此次展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均来自四地侨界画家的力作,带有浓郁的侨文化元素。同期举办的书画艺术展慈善拍卖会、笔会,筹募善款用于“侨爱励教金”,为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的教育事业贡献侨界一份力量和爱心。“书画艺术展慈善拍卖会汇聚侨界爱心,更好地推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希望通过‘侨爱励教金’公益项目,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到乡村为孩子传授知识,振兴乡村教育。”市侨联副主席区绮文动情地说。
侨界人士纷纷表示,以侨文化、侨情怀为主题的艺术展示活动积极响应了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发扬了侨界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各副省级城市侨联工作有很多共通点,以后大家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力支持把侨交会等侨界品牌活动办得更好,共同谱写侨界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释放潜力 有益探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圳侨务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在市侨办、市侨联的支持指导下,一大批海外深圳籍社团先后成立,成为深圳连通世界的重要桥梁纽带。这些新成立的海外深圳社团与国内侨团联手,均大力支持举办侨交会,撬动了各界资源的强大潜力,进一步凸显这个“侨界第一展”的强大生命力。
作为侨商智库全球化的网络资源之一,国际民间交流中心现已发展到拥有50多家海外分中心,分布在全球五大洲。依托华人华侨熟悉当地产品需求情况及法律法规的优势,加上各国际民间交流中心分中心的联动,侨交会打造3天展会、365天展示、360°服务的平台已走向现实,商贸对接项目每天都在进行。
“侨商智库国际民间交流中心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为海外侨胞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作为海外侨胞,我们乐于通过侨交会、圆桌会平台,助力‘引进来、走出去’,为推动深圳国际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第四届侨交会期间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上,与会侨领、侨商纷纷为如何利用好海外侨商资源渠道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去年侨交会期间,在第二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议上,海内外社团负责人首次就侨交会如何走得更远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年10月侨交会就首次走出国门,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了首届侨交会海外展。本月底,侨交会还将走进马来西亚马六甲举办侨交会马来西亚商品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展开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合作。
侨商智库理事长郑汉明表示,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侨商的发展将迎来难得的机遇。侨交会持续依托侨界资源打造与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对外开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