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F03来源:深圳侨报 2018年08月20日
人大代表名片 王劲松,龙岗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深圳东升学校校长。自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以来,积极立足自身专业,关注辖区学位建设、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等问题,深入了解民情、提出专业意见,为龙岗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乃百年大计,关乎每个家庭,关乎祖国未来,而王劲松就是这样一位奋斗在教育事业一线的“园丁”,身为深圳东升学校校长,虽然是做民办学校,但他一直追求将教学做好做精。当选人大代表后,他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度结合到代表履职工作中,深入关注辖区学位建设、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居民谋福利。
学位建设需求迫切
“对症下药”为民鼓与呼
作为教育领域的代表,当选人大代表后,王劲松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学位问题肯定是辖区居民最关心的!但大部分市民只是‘外行看热闹’,要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得我们这些‘内行看门道’!”王劲松说。
身处教育行业,任职学校又在全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布吉片区,王劲松对辖区学位供需矛盾可说是“深有体会”。“近年来,政府为填补学位缺口、缓解学位供需矛盾想了很多办法,如把民营学校学位与公立学校学位共同纳入调配,对已有学校进行尽可能学位挖潜……但这些都是‘缓兵之计’,归根到底要填补学位缺口还需要新建学校。”王劲松说。
对此,王劲松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走访调研情况,提出“以新校还旧账”、“腾龙换鸟”两个建议。其中,“以新校还旧账”即在新开发小区、城市更新项目中有规划建设学校的,不能仅着眼于项目本身的学位需求,还要放眼考量周边片区学位缺口情况,尽量提高新校建设标准,多建学位以填补周边片区此前的学位缺口;“腾龙换鸟”则指把现有一些规划在高密度住宅区的高中学位用地置换成小学、中学学位用地,因为高中生已拥有自理能力,对就近入学需求不高,对居民区的依赖性不强,置换用于建设小学、中学学位更符合周边居民需求。目前,学位问题已引起市、区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王劲松对学位问题的解决也持乐观态度。
关注民办、学前教育
专业“把脉”助力发展
作为一名民办学校校长,王劲松十分关心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在龙岗教育资源中,民办学校占据‘半壁江山’,但民办教育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却普遍不高,居民说起民办学校就会和‘低端’联系起来。”王劲松指出,民办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而这恰恰是民办学校最没有竞争力的地方——留不住老师,如何教得好学生?
民办学校教师流失主要流向公立学校,对此,王劲松无奈地摇摇头:“出于老师自身发展与利益考虑,我们也觉得他们去公立学校更好。”因为公立学校的教师薪资、福利待遇都高过民办学校,尤其是养老保险方面差距甚大。对此,王劲松也提出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福利待遇,由政府、学校共同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职业年金保障教师养老福利等办法,“现在就民办学校建设发展问题,市里已组成专门调研组,调研课题就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等,相信之后民办教育的路会越走越好。”
此外,王劲松还关注龙岗区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积极参加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深调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龙岗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作为布吉街道选区选出的代表,王劲松积极关注所在选区的社会发展和本土文化发展,提出关于挖掘凌道扬历史文化涵义,打造“凌道扬纪念馆”的建议;跟踪关注辖区环境品质提升工作,见证布吉街道环境品质的显著提升。
策划/统筹:汪泳 陈霜 秦小鹏 文/图:张臻斐 陈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