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号”驶入市民中心,龙岗查违“战法”再获肯定
版次:F06来源:深圳侨报 2018年12月17日
龙岗街道清林径水库蕉湖村历史遗留违建拆除现场。
街道干部职工参观成果展。
12月5日至8日,深圳市在市民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全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违法建筑拆除处置成果展。其中,龙岗区展出的9块展板,以“绿水青山号”高铁为主题主线,以涉及中央环保督察一级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拆除处置工作的街道为“站点”,讲述龙岗区在这项工作中的担当作为、克难攻坚,讲述在这项工作中所发生的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展板展出后,得到市委常委杨洪充分肯定,得到参观展览的广大市民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全力以赴抓好查违“控新增、减存量、保安全、抓疏导、强队伍、重舆论”等重点工作,坚决打赢查违攻坚战。截至12月13日,全区拆除消化违建516.16万平方米,任务完成率110.19%;拆除处置中央环保督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违建147处,在全市率先提前半年完成处置任务;农村城市化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历史违建处理筹备工作进度走在全市前列,力争办出全市历史违建处理确认的“第一本”房产证。
超额完成查违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龙岗区拆除消化违建任务即减存量任务468.42万平方米。由此,一场“控新减存”的攻坚战在龙岗全面打响。
行动之前,龙岗科学制定《2018龙岗区拆除消化违法建筑项目责任书》,将468.42万平方米任务具体到每一项目上,形成工作任务项目库和计划表,并将每一项目的任务目标和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挂点区领导、责任部门领导及具体责任人,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网,确保任务高效落实。同时,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巡查体系、执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和巡查情况日报制度、启用高端查违无人机实施全覆盖巡查、打造查违信息指挥平台、推行社区查违经验、畅通微信举报渠道等措施,全面构建查违防控的天罗地网,确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当前,“网格化、智能化、常态化”的查违管控格局已经形成。
一直以来,对于违法建筑,龙岗都保持高压态势,今年更是以“日常拆、重点拆、集中拆”的方式强势推进、集中攻坚。各街道每周至少组织1次集中拆除行动,全区每月组织1次全区性拆除行动,对新增违建坚决24小时内拆除,实现以拆促控。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全区性行动8次,各街道开展区域性行动200余次,形成拆违攻坚的压倒性态势。
提前半年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147处违建拆除处置任务
据悉,自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以来,全区规划土地监察系统主动作为,有力统筹区相关部门和横岗、平湖、龙城、龙岗、坪地等街道迅速行动,坚决打赢中央环保督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违建处置攻坚战,率先在全市提前半年完成147处违建拆除处置任务,在全市各区实现“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力度最大”。
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各方力量。3月初,全区召开中央环保督察和治水提质、河长制部署大会,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主要领导当场立下“军令状”,决定在区政府规定时间基础上,提前半年完成147处违法建筑拆除处置工作。紧接着,《龙岗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违法建筑处置进度图册》出炉,设定项目完成时限,倒排工期,全力推进。由于历史原因,龙岗众多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历史违建涉及面广、权属复杂,处置难度大。为此,区土地整备中心、区环保水务局以及龙岗、横岗、平湖、坪地、龙城街道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通过查违部门统筹执法、土地整备部门统筹征拆、环保部门水务实施认定、街道具体实施拆除,有力保障拆除处置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还分类施策、逐一攻坚,顺利完成龙岗街道清林径水库吓山村、沙坑村、下寮村等6个村落房屋以及部分武警军事用房等整体征拆工作,成功拆除横岗龙口水库、平湖甘坑水库等135处历史遗留建筑。
下发全市第一批历史遗留违建《处理证明书》
2018年10月10日,深圳市启动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违法建筑处理工作,龙岗区按照“政策引领、成熟先行、部门联动、梯度推进”的处理原则,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市第一宗工业类确权给企业”“全市第一宗工业类确权给原集体”“全市第一宗办公类确权给原集体”三种类型历史违建“第一本”房产证的处理确认工作,并下发全市第一批《处理证明书》,实现多种类型违法建筑处理确认“零”的突破。
在此过程中,龙岗区查违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街道做好相关工作,配备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落实办公场所、机构公章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等。在处理工作启动的第二天,相关部门、各街道专门召开部署及培训会,邀请市查违办专家解读政策。另外,区查违部门及时优化确权流程,提前介入街道初审,将规划土地审查(15日)、基本生态控制线审查(5日)程序提前,与街道公示(10日)、补充公示(10日)同时进行,缩短了20日审批时间,同时为街道初审、当事人及时调整用地范围等提供判断依据。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区查违部门、各街道及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审查包括建成时间、占用河道堤坝、股东代表大会等100多个信息点,逐一解决测绘报告、消防报告、质检报告、地灾报告等多个矛盾问题,成功处理确认“平湖街道山厦实业股份公司洋坑工业区厂房确权给企业、南湾街道南岭村大龙山物流园厂房确权给原集体、宝龙街道同乐股份公司办公楼确权给原集体”三种类型的“全市第一宗”历史违建,拉开了全市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历史违建处理工作序幕。
文/图:宋伟冬 王佩国 王丽敏 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