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龙岗职校数控专业教师黄铭科
版次:A12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5月08日
黄铭科(左)在比赛中。
侨报融媒记者 颜志祥
通讯员 邓永娴 文/图
2018年10月,一名来自龙岗职业技术学校的22岁年轻小伙子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全国集训十选五选拔赛中,荣获 “第三名”的好成绩。而这,只是入职仅两载的他,虏获众多重量级奖项中的其中一项。
中职学习
“后进生”迎来人生的春天
黄铭科,1997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的一个小村庄。在读中专之前,他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小学和初中时期的他,学习成绩并不理想。“那时的我,是一名妥妥的‘后进生’,也许以后只能和父辈一样,一辈子在农村干农活。”黄铭科如此评价青少年时期的自己。
2013年,他进入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中职学校。开学典礼上,校长的一番话突然击中了黄铭科的内心。“我们学校的某某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冲上了世界舞台!”这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黄铭科原本灰暗的世界。“学长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从那一天起,黄铭科重新拾起了人生的期盼,积极关注职业院校的“盛会”——技能大赛,并为此时刻准备着。
2014年3月,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参加技能大赛集训队的选拔。经过几轮淘汰,黄铭科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强,顺利入选学校集训队,开始了艰辛而充实的集训生活。很多时候,老师们都休息了,黄铭科还在车间里磨炼技术到凌晨。当问及为何如此拼命时,他说:“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都在读书,全家就靠爸爸一个人赚钱太辛苦了,所以我还是想出人头地给家里减轻负担。”来自对家人的体贴和关怀成为黄铭科那时最大的成长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年暑假无休、一直为技能大赛做准备的他,2016年9月以在校生身份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第四名”,入围全国集训队。
遇见伯乐 2年捧回7项大奖
在全国选拔赛中崭露头角的黄铭科,很快就被当时已是龙岗职校名师的张炼兵一眼看中。2017年1月,不到21岁的黄铭科在张炼兵老师的盛情邀请下来到该校担任数控专业的教师。“张炼兵老师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是我的恩师,是他使我从学生的身份迅速转变为教师,也是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指导我的工作。”
龙岗职校这片肥沃的土地给了黄铭科滋养的空间和水分。该校对技能大赛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师生参加比赛,如:尽量争取专家和兄弟院校的资源、齐心协力组成比赛团队、对学生进行梯队培养、以老带新促进新教师成长等。这一切成为黄铭科强大的后盾。而他也一直保持着上学时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工件产品对精度的要求极其苛刻,有的甚至精确到0.015mm,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那么细。为了追求这样的精度,黄铭科不厌其烦地做了一遍又一遍,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出质量最好的工件。技艺方面力求完美的他,短短两年多,就捧回7项大奖。
不忘初心 继续传递工匠精神
一直受益于恩师的栽培,黄铭科更加坚定了身上教书育人的使命。带学生外出比赛,是他工作的常态。虽然过程很不容易,他却常常乐此不疲。“我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既然选择到龙岗职校读这个专业,就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愿意下苦工夫、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学生做的工件达不到标准,就要一遍遍重来,直到完美。身为人师的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不但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学生。在他的指导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上领奖台,实现了人生的一路开挂。近两年,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奖11人次。
“前面还有很长的路等着我,我会向着光的方向一直努力奔跑,将工匠精神传递到底!”22岁的黄铭科,道出了每一位龙岗职校教师的教育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