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7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9月11日
张 广
课堂口令源于军事口令,继承了军事口令内容明确、语言精炼的特点。课堂时间有限,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简短精炼,于是,形式简单而内涵丰富的课堂口令应运而生。课堂口令朗朗上口,富有轻快的节奏感,在形式上与儿歌相似,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能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更有利于达到轻松管理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
1 选择合适的课堂口令
小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与课堂表现,选择合适的课堂口令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执行,课堂口令使用的频率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笔者主要将一至六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进行分析。
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阶段,逐渐适应小学校园生活,对于小学课堂产生很大的兴趣,但不能维持长时间守纪律,所以课堂中经常会出现随意讲话、搞小动作甚至走出座位等情况,课堂口令使用的频率相对其他年级应该是最高的。课堂口令的选择可以与其他任课老师或班主任协调,统一使用常规常用的口令,如果其他教师没有使用,科学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创建。如:“123、谁做好?”(由班长或科代表发出)“我做好!”(全班一起回应)
“要回答?”(教师发出)“请举手!”(全班一起回应)
“表扬谁?”(教师发出)“表扬你,你真棒!”(全班一起回应)
三四年级:
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校园生活更加熟悉,与老师、学生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谊关系,课堂上可能出现传纸条、同桌讲话、不专心、走神等情况,课堂口令可以起到提醒、声东击西的作用。
五六年级:
五六年级的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学生在课堂中均能领会老师的各种指令或指派的任务,可能出现的课堂纪律不良习惯有不爱学习、做自己的事、捉弄他人、与老师顶嘴等。课堂口令使用一般以调控课堂、管理纪律、鼓励为主,使用的频率相比低年级要低。
2 课堂口令的分类
课堂口令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教学内容等可分为多种类型的口令。
组织教学类
如课前使用课堂口令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教师编辑的小学科学课堂三字经——
上课前,作准备;铃声后,静悄悄;耳要听,眼要瞧;手要动,心要到;
实验多,要操作;材料齐,莫乱动;得许可,方可用;实验后,整理好;有作业,按时做;乐探究,重实践;要探索,不停止;小兴趣,大问题。
利用每节科学课的课前两分钟让全班学生读一读,让学生为即将开启的科学课做好准备,集中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
课堂纪律调控类
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中不专心,这个时候如果点名批评,对课堂教学有影响,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甚至使得个别学生讨厌上课。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课堂口令来进行管控,如:“课堂上,要专心,认真听,专心记!”“小嘴巴,不说话!好孩子,就是我!”“眼睛!看黑板!耳朵!认真听!”使用的口令要在课前和平时不断地强化,让学生熟记于心,只要班干部或者老师一旦发出口令,学生配合动作与口号回应,这样对课堂的纪律管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对学生学习鼓励类
在课堂中,来自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可以快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在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或学生的实验、观察结果表现优秀时,可以采用课堂口令进行鼓励表扬,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棒棒棒,你真棒,向你学习我也棒!”
3 课堂口令的意义
以情唤情使学生产生动力
以情感人,以情管人,以情唤情。对待学生,更少不了以“情”为先,从语意到行为都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爱他,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
在小学生入学之初,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就会引导学生记住一套口令,学生记住口令之后,能快速作出反应,类似于条件反射,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行动力,从而达到方便省力地管理课堂的目的。如:“123,快静齐!”“小嘴巴,不说话!”“课堂上,认真听!”“小手小手,要放好!眼睛看黑板,耳朵认真听!”
声东击西唤醒课堂
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过分放肆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不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干扰只是瞬间的失控表现,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教师应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使对方知道其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应立即纠正。
对于这种思想“跑马”、情绪比较高涨的情况,我们通过口令伴随拍手方式来明示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器官的配合快速转移注意力、回归当前主题。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课堂口令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谁最棒,我最棒!”“谁能做得最好?我能做得最好!”……这些口令能够帮助学生自我暗示,树立自信心。
利用课堂口令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使用有趣的课堂口令,能够缓和课堂气氛,避免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正面交锋,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例如,上课时,有的学生容易开小差,教师可以悄悄走到其身边,用肢体语言提醒,或者直接喊口令:“上课时,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这样不仅能把开小差的学生拉回课堂,还能给其他学生敲响警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良好的课堂口令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衔接的有效工具,推动教学平稳有序进行。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监控同样是如此,虽然有可以遵循的基本规则,却没有固定的套路或模式去照搬运用。合理、恰当使用课堂口令,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深入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者系平湖街道中小学教师)
统筹:孟玲玲 制图: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