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展览“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启幕
版次:Q08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9月23日
参观者驻足观看作品。
人物简介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讨伐军阀等斗争,后又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1949年后,何香凝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何香凝毕其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统一大业,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山水》
《祖国山河》
何香凝、张聿光《仙鹤图》。
《狮》
《松·菊》
侨报融媒记者 李恩 通讯员 骆思颖 文/图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的指导下,何香凝美术馆推出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作为该系列活动的重头展览,于9月21日拉开帷幕。
6部分展览回顾先生伟大的一生
“用文献资料和艺术作品,呈现何香凝先生的革命理想与艺术人生,提高展览政治站位,弘扬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以本馆藏品为基础,联合广东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刘海粟美术馆的珍贵馆藏,一共展出作品64件、文献20件、诗文14首(篇)。期间,还将举行一系列讲座、公众互动、诗文歌会等丰富活动。
本次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同盟结义、辛亥洪流、国共合作、报国尽心、坚持抗战、建国立业。展览将以作品、文献与诗文相结合的形式,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何香凝先生伟大的一生。
先生的绘画作品堪称中华民族瑰宝
何香凝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她的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众多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凝重。
何香凝的作品不仅是民族瑰宝,也是一部看得见、摸得着的“近代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国家处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军阀主义等多重压迫之下。大时代变革中的历史、民族责任,激励着一批又一批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国家的复兴,毅然投身革命的事业,如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等。自辛亥革命以来,何香凝及其友人面对种种时代的思潮,救国复兴的信仰始终不变,始终追随时代前进的方向,为心中的国家理想而奋斗。和平时代的今天,我们观赏何香凝及其友人的作品、诗文、历史文献的时候,很容易回忆起峥嵘岁月里,何香凝及众多的先驱为了国家、民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抚往惜今,我们不仅要记住历史,更要以此奋发前行,无愧时代。
先生的斗争精神历史担当
仍具有时代影响力
何香凝美术馆作为国家级美术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扎根生活,为时代放歌。去年,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了“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展览,回望过去,不忘初心,缅怀先生风采;今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何香凝美术馆再次展出先生的书画精品,凝结信仰,牢记使命,为民族复兴继续前行。
此外,何香凝美术馆还将举行一系列的讲座、诗歌会等丰富的活动,以缅怀先生风节,传承艺术精神。将经典艺术作品所饱含的中国精神传递给观众,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民族自信。此次展览,是何香凝美术馆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深深祝福。
何香凝先生的作品立意深远,与自身革命活动紧密相连,反映了国家民族命运的变迁,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鲜明的时代价值。“重温何香凝先生革命斗争历程,要学习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各种反动势力和思想作斗争的精神,学习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担当,以及以画会友、广泛团结的高尚情操和博大境界。”这是展览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专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