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环境精彩蝶变 城区品质全面提升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9月24日

龙岗中心城新貌。

龙岗大道立体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大运中心体育场馆基础设施齐全。

龙岗中心城原貌。

深惠路原貌。

上世纪90年代,市民在大运公园旁参加跑步比赛。

侨报融媒记者 杜和平/文 钟致棠/图

从全区只有一条深惠主干道到如今公路高铁、轨道交通四通八达;从杂草丛生的“臭水河”到如今水体清澈、绿树成荫的景观河;从一个渔火薄田的郊区小村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区……如今,当你走进龙岗,优雅的景观大道、便捷的交通网络、整洁的内街小巷、有序的城市管理,还有不断提升的空间景观都在诉说着:龙岗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时光荏苒,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组数据折射出龙岗环境的巨变: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7%,公园221个、绿道453公里,形成了“二横五纵”高快路网和“八横六纵”干线性主干道网。随着深圳东站火车站、坪山高铁站、平湖火车站的相继投入运营,龙岗人在家门口就可乘坐高铁出游全国多地。地铁3号线的运营填补了龙岗轨道交通的空白,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城区面貌的“蝶变”,彰显出“龙岗速度”和“龙岗质量”,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了品质优先的态度。

碧水蓝天

打造生态环境魅力城区

龙岗河被誉为龙岗人的“母亲河”,从高空俯瞰龙岗,35公里长的龙岗河就像一棵长达35公里的大树,枝繁叶茂地荫庇着龙岗这片土地,470万龙岗人就在她的护佑之下繁衍生息。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工业开发、城市化进程和对于环保的忽略,不知不觉,龙岗河成为臭气熏天的“黑水河”,灰霾天数也持续增加。

日渐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了决策者面前,龙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城市发展不可竭泽而渔。自2004年起,在指导思想上,龙岗区把生态环境建设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坚持保护和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方针,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妥善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为了解救“母亲河”,“十二五”期间,龙岗区对龙岗河进行了重点整治。2009年3月,龙岗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总投入21.6亿元。3年时间,龙岗河变身为水清岸绿的景观河。为维护龙岗河的“美貌”,整治后期,龙岗区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淘汰低端企业7000多家,龙岗河再现鱼翔浅底、飞鸟逐水的自然生态景观,沿河还修建亲水平台和绿道系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龙岗并未就此停下治污的脚步。2013年,龙岗区以龙岗河、观澜河、深圳河为主线,整治与转型兼顾,拉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治水攻坚大战。2018年,龙岗上下强力攻坚,水污染治理全面加速,2017年消黑的6条建成区黑臭水体顺利通过国家专项督察,群众满意率均在90%以上,按期完成34条黑臭水体治理。同时,全面推进“河长制”,强力开展河流综合整治,加快污水干支管网建设。自2017年起,龙岗新建1462公里污水管网,完成了2783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11家村级水厂整合……全力建设“山环水润”生态龙岗。

经过一系列整治,一条条河流逐渐清澈起来。目前,龙岗已完成黑臭整治的40条水体中,已实现不黑不臭35条,轻度黑臭5条,有效消除重度黑臭,水质改善明显,被省人大评为河流治理的“典范”。

此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今年,龙岗区部分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区空气质量1-5月优良天数148天,同比增加1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7%,PM2.5平均浓度24.1微克/立方米,“低碳绿色”已成为龙岗的一大亮点。

公园之城

建成公园221个

如今,山环水润已成了龙岗的一张生态名片,而公园就是这张名片最好的注脚。

“推窗见绿,在家门口逛公园,这是何等韵味!”说起这两年龙岗区品质和内涵不断提升,家住龙岗中心城的居民由衷地点赞。

近年来,龙岗拿出“绣花功夫”,狠抓城市治理。其中,在生态公园建设上不遗余力打造“公园之城”,让市民、游客尽享生态之城、健康之城。今年,龙岗区将新建改造10个公园及绿道,打造22个街心花园。据统计,龙岗共建成公园221个,其中郊野公园2个,综合公园19个,社区公园173个,公园面积约2655公顷,基本形成“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到2020年,力争社区公园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市民出门0.5公里有一个社区公园,2公里有一个综合性公园,5公里有一个森林(郊野)公园。

记者从区城管执法局获悉,目前一批大型公园正处在前期规划当中。在郊野公园方面:石鼓岭郊野公园、马鞍岭郊野公园、南湾郊野公园、北桐森林公园、三联郊野公园、嶂背郊野公园、桐基山郊野公园、园山郊野公园、阿波罗科技公园等郊野公园,均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另外,平湖生态园花海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可进场施工。这些让龙岗离“公园之城”的目标又更近一步。

在城市绿化建设上,龙岗已对全区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打造多个城市绿化精品。截至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45.3%,建成了龙翔大道花卉景观大道、宝龙大道花卉景观大道、爱心路花卉景观大道、水官转横坪节点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北通道景观提升工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门口周边环境景观提升工程等一批绿化精品项目,龙翔大道花卉景观大道、北通道绿化景观提升等7个绿化提升项目被评为全市优秀项目。

日间,蓝天白云下的龙岗,满眼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夜幕下的龙岗同样毫不逊色,到处璀璨夺目、流光溢彩,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梦幻活力的视觉盛宴。流光溢彩的龙翔大道灯光夜景长廊项目全面亮灯,还完成了中心城11座桥梁灯光夜景提升项目和龙岗大道(中心城段)、吉祥路等10条道路慢行照明系统建设。

近年来,绿道网络基本贯通全城。今年,龙岗龙城公园又新增8.6公里绿道,与原来4.4公里绿道一起形成绿道大环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如织。与龙城公园绿道一样,还有大运公园环神仙湖绿道、广东省绿道5号线(坂田段)、吉华街道三联水库段绿道3个精品绿道。全区共建成453公里绿道网络。

爱跑绿道定向越野挑战赛、特色“书画”展、摄影图片展、文艺专场演出……每年在各大公园轮番上演,通过活动的形式融入龙岗自然山水、城市人文元素,吸引了众多龙岗居民参加,既积极推广了龙岗城区环境,又体现了城市深厚底蕴。

交通巨变

公路高铁轨道四通八达

曾经,全区只有一条公路,出行都是靠脚丈量;坐车去一趟市中心区至少需要3个小时;出远门只有去罗湖火车站这一种方式……如今,公路高铁、轨道交通四通八达。建国70年来,交通出行的巨变,是龙岗原居民感触最深的变化之一。

“1968年,我曾坐火车去过一次江西,那时一趟要两天时间。现在坐高铁,5个小时不到就到了,真是太快了!”随着坪山高铁站的运营,73岁退休教师张老师感慨不已。

近年来,龙岗在“深圳速度”、“深圳质量”的引领下,创造出了交通建设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尤其是深圳建市以来,龙岗区的路网经历了“起步-追赶-腾飞”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龙岗区道路建设大幅提速,道路交通运行效率及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底,辖区路网里程1522.3公里,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2.8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二横五纵”高快路网和“八横六纵”干线性主干道网布局,路网可靠性、可达性越来越高。

2001年,水官高速正式通车,不仅让龙岗人来往市中心区的时间从两个多小时缩减至半小时,更加速了龙岗区的城市化。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实施东进战略的背景下,龙岗区通过加快推进高快速路网规划建设,打通对外通道联接的“动脉”。目前,深圳外环高速公路龙岗段正处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建成后将连接起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大鹏等区(新区)以及东莞凤岗等区域,将极大加强龙岗东西向的道路联系。同时建设的还有东部过境通道,将使龙岗直通莲塘口岸,直接拉近龙岗与香港之间的交通联系。不仅如此,立体改扩建机荷高速公路、新建宝鹏通道也将给龙岗带来极大利好。

除了完善公路建设,近年来龙岗人出行也更加便捷。1989年,21路公交车开进龙岗,那是龙岗第一条公交线路;目前,龙岗区公交线网规模已增至340多条,500米范围公交覆盖率提升至98%。加上定制公交的投入,市民出行更为方便。

2012年,由布吉站改造完成的深圳东站投入运营。次年,深圳坪山站正式开通,这座深圳东部第一座高铁站让龙岗人在家门口就可乘坐高铁游遍全国。2016年9月,拥有百年历史的平湖站重新开门迎客,片区居民乘坐高铁最快11分钟就可到达罗湖。

同时,龙岗地铁建设喜讯不断,地铁3号线的运营填补了龙岗轨道交通的空白。近两年,地铁14号线和16号线开工建设,让龙岗人再一次为之振奋。

内外兼修

全面提升城区品质

“当年站在余石岭山上,谁曾料想,崎岖的泥沙道路现今修起四通八达的阳光大道,平矮的工厂楼房变成了时尚的城市购物中心。”回想建区之初,居民刘先生感叹龙岗城市品质建设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提升。

昔日被称为郊区的龙岗,如今处在东进战略板块上,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龙岗区六届三次党代会报告更是提出,将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定义为“双核”,用以实施“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引领龙岗东、西片区均衡发展,并打造坂雪岗科技城等一批“城市新空间”,大运新城等重点片区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客厅”。

龙岗区还从细节入手,内外兼修,着力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去年,龙岗区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三,环卫指数测评总成绩也排名全市第三,12月份更是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市第一,并打造了深圳环卫的“龙城样板”。

今年,龙岗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和“六个高地”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作风建设提升年”和“东进战略攻坚年”部署,全面发力,推深做实,久久为功,推动龙岗区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同时,龙岗区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已初步建成涵盖有害垃圾、废旧织物、年花年桔、废旧家具、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绿化垃圾、玻金塑纸等9大分流分类处理体系,共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2082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总量全市第一,废旧家具处理量全市第一。其中,上半年,九大分流分类体系减量垃圾约9.5万吨资源回收约31万吨。提前完成了93个3.0小区创建,厨余垃圾日回收量约2吨;稳步推行“楼层撤桶”,43个小区成功撤桶;提升完善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东部环保电厂投产调试将于近日投产使用。

为提升城市品质夯实基础,龙岗城市管理还直击“痛点”,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今年,全区开展了462座市政公厕、社会公厕提升改造工作。目前303座市政公厕、公园公厕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发改立项,正开展设计,其他医院、学校公厕已在施工,加油站、汽车场站公厕正开展设计。47个街头小型公共洗手间建设新址正在报批中。“以前只听说五星级酒店厕所干净舒适,现在公共厕所不仅豪华,有的还配了母婴室,呆在里面都不想出来了。”市民对街头、公园的公厕点赞道。

垃圾转运站和城中村一直是城市环境的“伤疤”。今年,全区开展了106座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坂田街道22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已全部完工,其余街道正加紧施工,预计年底全面完成。大力开展城中村整治,去年195个城中村展开综合治理,目前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正分门别类推进304个城中村治理工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