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的扶贫“队长”

——刘志坚扶贫路上二三事

版次:B02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9月30日

工作中的刘志坚。(新宣供图)

侨报融媒记者 陈智美

42年前,刘志坚的父亲被派往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担任社会主义整风工作队队长。42年后,新区经贸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坚主动请缨到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他笑称自己是“扶二代”。

谨记党员身份 精心进行帮扶

2016年5月,刘志坚担任大鹏新区派驻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他始终谨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帮助当地贫困户解决看病难、孩子上学难、居住环境差等问题,一项项便民利民的实事,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了省定贫困村华丽蝶变成“全国文明村镇”。

村民的幸福感体现在一个个精准帮扶的案例里。得知贫困户罗伟良因失去经济来源致使其女儿面临辍学困境,刘志坚立即联系深圳企业家朋友帮助资助直至毕业。了解到72岁的五保户杨竻源房子年久未修,他第一时间对接帮扶责任人出资5000多元帮老人检修房屋;走访发现81岁五保户朱学灵衣衫单薄,他便为老人购买棉衣棉鞋。朱学灵生病了,刘志坚便带卫生站医生上门为其看病。朱学灵感慨说:“我虽没有妻儿,但有热心的扶贫干部,他们比亲人还要亲。”

帮扶61个贫困户全部脱贫

随着帮扶的深入,坪围村村民的获得感在一年年增加的收入里得到体现。经过深入考察、取经、研究,刘志坚帮助村集体选定了无花果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发展产业。在筹集资金确保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多方奔走联系,虽然自身腰椎间盘突出病痛,屡屡碰壁始终不放弃,通过市场摆卖和餐厅推销、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等多种形式实现村产业两年增收35万元,无花果结出了脱贫致富的“硕果”。经过三年努力,坪围村61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可支配收入从3500多元增加到18000多元。

刘志坚的坚定与执着,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妻子叮嘱他:“你是去做好事做善事,我会照料家中一切,你安心去工作吧。”有着61年党龄的老父亲也语重心长地告诫:“放下架子,要带着责任、感情、奉献的精神,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