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古籍善本展(上)

1700余册史部古籍 与市民见面

版次:Q13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9月30日

古色古香的书房场景。

《资治通鉴》手书藏稿。

《宋史》。

市民观展。

侨报融媒记者 伍思晗 文/图

日前,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古籍善本展(上)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二专题展厅开展,将持续至11月17日。

史部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记载着历史的延续过程。本次展览主体为史部古籍善本,是继2018年“经部古籍善本展”之后的第二个古籍善本展,主要展示深圳博物馆古籍整理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览甄选68件(组)共1700余册纪传类、编年类和纪事本末类史部古籍,其中不乏元代佳椠、明清善本,比如元代刻印的胡三省注本《资治通鉴》、明洪武三年内府刻本《元史》、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本《钦定二十四史》、明成化九年内府刻本《资治通鉴纲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增设书房场景,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古籍、品味古籍。

历史的延续主要依据文字记载、口述传说和实物遗存。由于口述和实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偶然性,往往要等待寻找和发现。所以,历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文献记载中,史书辑录撰写、校勘整理、传抄雕印、收藏传承都是文化上的大事。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最重要的依据正是中国的史书古籍。深圳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收集、保护、推广古籍,对馆藏古籍进行了细致整理和有序编目,本次展览也是深圳博物馆古籍整理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示。通过展览,让观众认识、了解古籍,为进一步阅读与研究创造条件。

该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籍善本是珍贵文物,不能随意翻阅,但通过古籍展览,可以让人们认识它、了解它,为进一步去阅读和研究创造条件。这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开展文化交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极为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明年,深圳博物馆还将展出馆藏史部的别史、杂史、地理、政书、金石等类别的古籍善本。

相关链接

三大单元 带你认识古籍善本

第一单元:纪传类

西汉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首创者,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东汉班固撰《汉书》则改为本纪、志、表、列传。此后,本纪、列传成为这类史书的固定格式,称为纪传体。政府设史官修本朝史和前朝史都采用纪传体,纪传体也有“正史”之称。

第二单元:编年类

编年类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写体例。编年类史书按照年代顺序编写,要求对每年每月甚至每日发生的事件都有详细而准确的记载,清晰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北宋,司马光集编年体史书之大成,撰写了《资治通鉴》。

第三单元:纪事本未类

纪事本末类是指按照事件始末编写的史书体例。其基本特征是以事为纲,按类聚事,并因事标目,能完整叙述事件的发生、经过直到结束的全部过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