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企业家商会常务副会长,美瑞健康国际产业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周文川:
版次:Q09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11月11日
周文川
侨报融媒记者 张珊 通讯员 袁杨 文/图
80后、创二代、海归、女博士、创投、美女总裁…… 在美瑞健康国际产业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周文川身上,各样的标签和耀眼的履历见证了她精彩的阅历。从穿着白大褂的医学生,到以“健康理想,用爱传承“的初心创业,通过坚实的专业基础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周文川用十年坚守着自己的大健康产业。
丰富阅历铺就梦想基石 发力医疗健康产业
与很多家族企业培养接班人相比,周文川的守业创业之路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父亲作为“92派”企业家(指知识分子纷纷主动下海创业)经历了火红年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研究生,他不希望女儿进入家族企业并执意认为,“女孩子不要经商,不要做生意,要学专业,最好是学硬专业。”
高考那年,周文川考了623分,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走进湘雅医学院。尔后,周文川远渡重洋,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取得食品科学与营养学双学位,并以食品科学硕士的学历从这所世界一流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医学营养学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铺就了周文川后来开创大健康领域创业的梦想基石。
2009年回国从事一段时间的投资工作后,身为独女的周文川自觉责任重大,她最终回到父亲的宇业集团,逐步开始大健康领域的创业。周文川创设了深圳市晓舟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投资大健康、高端制造、消费升级等行业领域。截至目前,“晓舟投资”已直接或间接投资企业逾30家,其中包括公牛电器、汉麻集团、安翰光电等独角兽企业,所投项目已有4家企业上市。
2013年,周文川着手推动宇业集团实施国际化,成功组织并购香港上市公司 “香港积华生物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美瑞健康国际产业集团”,简称“美瑞健康”),出任公司 CEO, 确立以全球化的高端医疗业务为战略发展方向,发力医疗健康产业。
战略眼光合理布局 拓展大健康业务版图
大健康产业要怎么做?周文川一直在不断摸索。
和许多盲目认为国外医疗处处都好的人不同,有过海外生活经历和专业医学背景的周文川对大健康的看法更为全面和客观。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践行自己的大健康梦想成为周文川的破题口。
随着对大健康领域市场政策的了解,周文川开启了打开她梦想之门的两把钥匙:服务,医药。在服务上,她放眼全球医疗服务市场格局。历时四年,先后在上海、深圳、香港布局巴黎国际诊所、瑞士艾登医疗中心,更多城市的医疗服务正在筹划中;在医药上,她选择了风险大前景更大,却少有人走的赛道——医用大麻和细胞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老龄化人口已高达两亿,记忆力退化、行动迟缓为主要特征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当合成大麻素可以帮助改善老年痴呆病症的消息一经传出,密切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周文川立即开始着手调研医用大麻行业。
周文川经过大量调研后发现,医用大麻除了改善老年痴呆症,对众多传统疑难杂症的治疗也表现出巨大效用。在对中国大麻行业进行了解后,周文川更是惊喜地发现,中国在大麻行业的技术水准上并不落后于国外,中国企业和个人已经获得了约500项关于大麻的专利,占据全世界相关专利数量的半壁江山。于是,周文川展开了对专业从事工业大麻提取物生产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云南汉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布局。
细胞科技是周文川着力开创的另一个领域。她表示,起初细胞疗法只是被定义为理论的空想,但近年来细胞疗法治愈了多例不可逆疾病。基于对大健康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细胞行业的判断和对细胞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茵冠的深入调研,2018年底,周文川决定与茵冠合作,为美瑞健康在大健康业务版图上再下一城。
十年创业不忘初心 她更懂责任与担当精神
机会总是留给坚守的人。在国内关于干细胞行业的三大征求意见稿悄然落地,产业政策愈加明朗的大背景下,周文川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信心倍增。未来,周文川将带领美瑞健康继续积极推动以大麻素为原料的药物研发和下游应用,加快布局大麻二酚健康消费品牌的投资和建设及工业大麻的全球化布局。
学过医、学过商、做过投资、管过实业,周文川说,感觉自己像个学生,总是在不断学习新的课程,有时又觉得自己像个救火队员,一直冲在问题的第一线。但有一点她尤为坚信:每一段经历都终将给自己带来成长和收获。
周文川坦言,同是企业家的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创业这条路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父亲给她的精神感召力非常强大。正是父亲对“责任”二字的坚持,企业成立20多年来,在业务所及的每一个城市都留下了口碑和信誉。同时,捐资助学,扶贫救困,抗洪救灾等对于公益事业的奉献,在父亲这里没有止境。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时代,是这个时代成就了我,造就了我,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我感谢这个时代。”周文川说,这是父亲常说的话。伴随着自己的创业之路,周文川对于“创业”的领悟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说:“没有什么比‘以企业为家的人’这句话更合适来解释什么叫企业家,他们拥有冒险精神、乐观主义精神、担当精神,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远远超越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商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不止是父亲,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很多企业家身上都能感知到,而我身边都是一群如此可爱的人。”
记者手记
为了理想全力奔跑
从周文川身上,记者再次感受到作为企业家的不易,做一个有情怀的成功企业家更是不易。
“做成一份事业,必经磨难,难以忍耐的寂寞与孤独,无望与失败的抱头痛哭,但第二天起来,擦干眼角的泪水,仍然接着干,打起精神走向工地,走向远方。除却飞机与火车、高铁,平均每天一百公里。”这是周文川的父亲创业的真实写照。创业之路,没有节日,没有休假,但他却一直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如痴如醉,乐此不疲。作为“创二代”的周文川,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企业家,她要有企业家精神,永不言败、目光长远;她要精干过人又不可时时锋芒毕露;面对质疑她要坚守情怀,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披荆斩棘、激荡前行,在光明到来之前的黑暗中,用理想之光照耀前路…… (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