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拥抱大数据 以科技创新破解司法难题

——龙岗区人民法院基层法官依托信息化助力“智慧法院”建设侧记

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11月25日

陈传娇

肖逸

打造“E网送达”平台,破解司法文书“送达难”问题;

构建“i陪审”智能平台,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审评议权利;

研发“法匠”民间借贷类案件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系统,提高案件审判质效……

在龙岗区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为民服务的入党初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用科技创新实践助力“智慧法院”建设,破解司法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的成效中提升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有高招

温婉、内敛是基层法官陈传娇给人的最初印象,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其实是一名雷厉风行的“女汉子”。这两年,她带领团队先后打造了“E网送达”平台、“i陪审”智能平台、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网上自助立案等多项智慧司法服务,用“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实际行动让群众亲身感受“智慧法院”建设带来的便利。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破解“送达难、效率低、成本高”等难题,是严重掣肘法院司法工作的一大痼疾。陈传娇和同事在原来已颇见成效的“网格化送达”和“E键送达”基础上,进一步集思广益,开创性地研发搭建起“E网送达”平台。

“这个平台涵盖电子送达、网格化送达、邮寄送达等所有送达方式,囊括网格系统、邮政系统等多个系统送达地址,能够规范生成送达材料,自动获取送达地址,智能管理送达流程,实时生成送达报告。”陈传娇介绍,“E网送达”平台自启用至今,共接收送达任务117615宗,完成送达任务115936宗,对被告首次送达成功率由最初的15%提升至89%以上,平均送达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为4天,有效解决了法院法律文书“送达难”问题。日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在全市法院推广法律文书“E网送达”龙岗模式。

“i陪审”平台也是陈传娇和同事的又一力作,在深圳市法院系统尚属首创。该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加强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可实现人民陪审员及其陪审任务的智能抽取、自动分派、任务跟踪、智能提醒、智能阅卷、远程合议、双向评价等多种功能,同时在系统之内对接送达等相关业务,十分方便高效,在法院对人民陪审员和陪审工作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好地解决人民陪审员“驻庭陪审”、“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普遍性问题。

在基层法院工作15年来,陈传娇获得龙岗区“最美法治宣传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法匠”系统的幕后开发者

她是一个充满灵气的人,这种灵气不仅体现在外表,更体现在她的思维和工作中;她是领导、同事眼中有头脑有能力有担当的全能型人才,办起案件来绝不含糊,五年来已审理各类案件数千起,涉及范围有行政、刑事、婚姻、知识产权案……她就是龙岗区人民法院行政庭(速裁庭)三级法官,也是该院民间借贷类案件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系统——“法匠”系统的幕后开发者肖逸。

近年来,龙岗区人民法院所受理的民间借贷类案件数量剧增,已成为该院的第二大案件类型。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多笔款项的本息计算和梳理,严重制约了案件的审理效率,让主审法官颇为头疼。龙岗区人民法院决定将“智慧法院”建设的外延向实体审判扩展,联手科技公司研发“法匠”民间借贷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系统,肖逸担任研发小组负责人,开始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经过3个月的加班加点,“法匠”系统正式上线试用,该系统包括原告要素、被告要素、事实认定、法律认定、文书撰写五大模块,内嵌自动运算模块,将法官的法律智慧与计算机强大的推衍计算能力有机融合,过往耗时数天的文书撰写工作缩短至20分钟内即可完成,使民间借贷类案件的审理效率及准确性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填补了人工智能在实体审判领域的空白。

“填写完基本要素后,系统能够自动提炼案件核心、精准计算借贷本息、一键生成判决文书,可将法官和助理从大量程序性工作的包围中解放出来。”在“法匠”系统运用过程中,肖逸还牵头进一步强化系统功能、修改系统漏洞、提高系统文书的规范性与说理的透彻性,打通速裁案件审理流程“信息化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因工作出色,她多次获得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18年9月,肖逸参加广东省法院系统青年法官业务职能竞赛,荣获二等奖,成为深圳唯一获奖的女法官。

策划:王舒 统筹:洪湘婷

文:刘养康 陈惠霞 图:受访者提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