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街道给桥洞易涝点“做手术”
版次:A12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12月25日
施工人员安装倒承式井盖及重型铸铁雨水篦。 龙岗融媒记者 程睛函 摄
本报讯 (龙岗融媒记者 程睛函 通讯员 陈斌) 龙岗街道南联第六工业区宝南路与惠盐高速交会桥洞是一处典型的易涝点,日前,龙岗街道水务林业管理中心联合龙岗排水公司技术小组积极引用新技术,对该易涝点井盖异响、排水不畅等问题进行全面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据了解,该处易涝点所处桥洞过窄,仅有一车道,且地势低洼,管网管径偏小,每逢暴雨降临,桥洞积水过深,往往会阻断交通。该易涝点已在桥洞位置设置雨水检查井以及连排雨水篦以增强路面雨水收集效果,但由于该处桥洞位于南联第六工业区出口,过往重型车辆较多,连排雨水篦与检查井距离太近,井下管道埋设过浅,基础不稳,桥洞路面经常损坏,车辆驶过破损井盖和篦子还会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居民。
为解决该处易涝点存在问题,日前,龙岗街道水务林业管理中心、龙岗排水公司联合对南联第六工业区桥洞易涝点实施改造。为减少对车辆出行的影响,施工组选取周日夜间车流量低峰期动工,对桥洞下检查井及连排雨水篦进行应急抢修。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此次治理方案采用了两项新技术,一方面,将雨水管道管径DN400改造更换为DN600,增强排水能力。通过改良雨水管道管径,实时测算排水量,根据坡度、充满度、流速等选择合适的管径,加速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雨水管道采用PVC材料,耐磨且成本低廉,适用范围也比较广。另一方面,引进倒承式井盖、“黑水泥”以及圆形切割机等新型“武器”。倒承式井盖具有防响、防滑、防位移、防坠落及防盗等特点的“五防”井盖。“黑水泥”是一种高强度速干混凝土,经现场搅拌,20分钟左右完全凝固,无需养护,抗压强度即可达通车标准。
当晚,整个抢修过程耗时不足4小时,混凝土无需养护即可完全实现通车,将交通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提升路面抗压等级,消除交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