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入境关 织密防控网

龙岗党员干部化身入境人员“护航者”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3月24日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文/图

在人来人往的深圳湾口岸,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闷热的环境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汗水总能把衣衫湿透;在安静舒适的健康驿站里,也总能看见这样一群人:他们把驿站当成了自己的“家”,不舍昼夜地驻守在这里,只为用贴心周到的管理和服务让入住于此的入境人员感到“家”的温暖……

近期以来,面对日益增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压力,来自龙岗区的一群党员干部正日夜奋战在入境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是医生,是民警,是翻译员,是无数个逆行者中的一员。

民警杨意锋

龙岗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杨意锋是在半个月前加入口岸机场交通接运工作的。谈起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他至今仍感触颇深。

“我第一次接运入境人员是在宝安机场,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杨意锋回忆,刚穿上防护服时还有一丝新奇感,可穿了几个小时之后,脑海里第一时间涌上来的感受却是:医务工作者太不容易了!“护目镜戴上一会儿就开始起雾,戴上几个小时后鼻子会被压得很难受。防护服也很闷热,几个小时下来浑身都湿透了。”

不过,绝大多数入境人员对接运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让杨意锋颇感欣慰。“大部分入境人员都能明白这项工作的意义,能理解和支持我们。有些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一直不敢吃饭喝水,就是怕传染给别人,这些都让我很感动。”杨意锋说,有时候入境人员的一声“谢谢”“您辛苦了”就足以让他卸下满身疲惫。

有一回,一对老夫妇专程来到孩子居住的隔离酒店楼下,仰着头与楼上的孩子隔着窗户远远地挥手致意。正巧目睹这一幕的杨意锋当时就泪目了,“因为需要隔离,老夫妇暂时还不能与孩子团聚,但仍然选择用这种方式看一眼孩子,确认他已平安回来。这种浓浓的亲情让我愈发觉得,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正是为了守护千家万户的阖家之乐吗?”

健康驿站工作人员李辉

“太仓促了,简直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说起刚开始来到园山街道某境外抵深人员集中隔离健康驿站从事卫生防控工作时的经历,龙岗卫监分所应急办主任李辉至今仍感慨不已。

3月9日下午,刚刚接到上级通知要进驻该健康驿站、负责卫生防控工作的李辉正在驿站现场查看场地。突然,一个电话打来,说有十几位入境人员正在送往驿站的路上,请他做好接收准备。“驿站刚开始筹备,防护物资都还没准备好,怎么就要开始来人呢?”李辉皱着眉头,赶紧打电话给区卫健局和龙岗卫监分所调配支援物资。一个小时后,防护物资到位;又过了半个小时,十几位入境人员到达驿站。李辉带着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准备好消毒设备,把入境人员一一安顿好。

3月10日,驿站房间基本住满,工作人员也全部上岗。一个隐忧却开始在李辉的心里产生了:驿站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做卫生防控培训,客房就已爆满了,这可如何是好?一番考量之后,李辉决定先从跟车接运的护士开始培训,“护士掌握好卫生防控知识,才能在跟车接运中保护好我们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李辉24小时坐镇驿站指挥调度,以防紧急状况发生,“驿站最繁忙的那几天,我基本上都没怎么休息。直到后面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了,心里才稍微踏实下来。”

外事工作人员郑新侨

3月7日,龙岗区政府采购中心干部郑新侨被抽调到龙岗区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负责日常的外事和交通调度工作。从那时起,频繁出入于机场口岸接运入境人员就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3月15日之前,由于需要接运的入境人员还不算多,我们的运力基本上能够满足。可3月15日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郑新侨坦言,从3月15日到17日的那三天,是其人生中既难熬又难忘的三天。由于海外疫情形势的持续恶化,从3月15日起,所有从市内机场口岸入境的归国人员均需要被接运至健康驿站进行隔离,郑新侨和同事的压力陡然增加。“3月15日之前,我们平均一天只需要接运20多人,可到了15日那天,一下子增加到一两百人。我们的车辆、人手都不够。”郑新侨回忆,那三天他和同事几乎没怎么休息好,每天不是在机场口岸接人就是在接人的路上,“有时候半夜一个电话打过来,说要去某地方接人,我们就得立刻爬起来。”

尽管任务繁重,郑新侨依然不忘在每个工作细节中体现接运工作的温度。“绝大多数入境人员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一下飞机就相当于面对着一个未知的环境,不知道自己将会被如何安置。这时,他们往往会感到紧张、惶恐不安。”在郑新侨看来,作为一名接运工作人员,首先要让入境人员清楚接运工作的流程、知道自己将会去哪里,这样才能让他们心安,接运工作也才能顺利开展。“把安抚和解释工作做在前面,他们才会更愿意配合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不至于产生纠纷和矛盾。”郑新侨说。

翻译工作人员庄洲荣

3月22日凌晨2点,在深圳湾口岸结束了一天的翻译工作后,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庄洲荣拖着满身疲惫和被防护服闷出来的一身红疹回家。“现在区里翻译员紧缺,我又是最年轻的,理应挑起这个担子。”尽管很累,他仍这样安慰自己。

庄洲荣是在3月19日晚第一次前往深圳湾口岸为入境外籍人员提供英语翻译服务的。从那天晚上到第二天白天,他不记得自己服务过多少外籍人员,只记得他所接触的绝大多数外籍人员“态度都很友好,都很配合工作”。作为翻译的庄洲荣,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服务,让这些来龙岗的外籍人员感受到暖心服务,“外籍人员到达口岸分流处后,我会向他们介绍龙岗的涉外防疫措施和接运流程,为他们提供水和食物,减轻其候车期间的焦虑情绪。”

很多外籍人员因为没有国内的手机号,无法连接口岸现场的WiFi。贴心的庄洲荣知道后,便会用自己的手机号替他们连上。“连上WiFi,他们扫码申报信息会更方便,也可以看看剧、上上网,缓解现场等待的焦躁和无聊。”庄洲荣说。事实上,他的“有眼力见”在分流处现场也是出了名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外籍人员不算特别多,在不忙的时候小庄就会协助我们制定口岸工作流程、做好人员信息登记、提供细致温馨的情绪引导服务,还会主动与交通组对接,告知其现场需要接运的人数,减轻同事的工作负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