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借助科技手段为环境监管赋能

“远程喊停”让工地噪声监管“耳聪目明”

版次:B04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6月05日

工作人员远程喊停工地噪声污染。深圳侨报记者 刘雯琪 摄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刘雯琪 通讯员 钟钧)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29条规定,你单位正在进行午间超时施工作业……”近日,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污染源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向一违规施工工地语音播报噪声污染法律法规,提醒施工单位停止作业。此举是坪山管理局充分借助科技手段为环境监管赋能,创新“远程喊停”工地噪声监管的新模式。自4月实施以来,辖区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24小时实时监控让违法施工无处遁形

为切实做好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坪山管理局建立“监控+执法”双向联动机制,对在建工地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施工单位超分贝施工、超时施工的“双超现象”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该局坚持目标导向,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为目标,将辖区内10家投诉量大的重点工地选定为首批监管试点。在10家重点工地内分别建设了1套多参数一体化监测设备和1套远程智能监控平台,安排专人在监控中心进行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施工单位超分贝施工,或在中午、夜间非允许施工时间段超时施工时,立即核查企业是否提前申报施工许可,对未取得许可仍超时作业的施工单位进行“远程喊停”,及时制止工地违法施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信访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新监管模式实施以来,坪山区当月成为全市唯一环境信访投诉量环比下降的行政区,下降幅度达15.1%。辖区内10家被投诉频率高的工地每月噪声投诉总量从179宗降为22宗,降幅87.7%,其中,6家工地的噪声投诉数量从“两位数”大踏步迈进了“个位数”,其他工地噪声投诉量均保持在个位数水平,全区工地施工噪声投诉数量呈断崖式降低。

线上监控+线下执法高效联动立控立停

“我们安排专人每天在监控中心实时监控,并且经常在临近非施工时段向工地远程播报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提前提醒施工单位按时停止作业,让施工单位感受到我们重预防不重处罚的人性化环境监管‘温度’。”据坪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注重在监管过程中推行有“温度”的人性化管理,引导工地从“要我停”向“主动停”转变。自“远程喊停”监管新模式实施以来,大多数工地都能听从劝阻,及时停止施工行为,避免噪声扰民。

针对“远程喊停”监管过程中部分工地仍继续施工或间歇性停工后又复工的情况,坪山区搭建了实时信息反馈平台,线上监控+线下执法双管齐下,对“屡喊不停”的工地实施“点穴式”精准执法。当企业或工地存在“喊不停”的“双超”施工行为时,线上监控平台会将相关信息通报至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往该工地现场控停,调查取证,严格依法查处,有力震慑噪声污染违法行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