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塑造城市中心形态
版次:B04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7月30日
深圳侨报记者 任翠翠
马西盐盘、马东马西、三洋湖旧工业区、龙背等更新项目计划立项,东门片区和三洋湖旧村等规划已批更新项目……为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塑造城市中心形态,坪山区政府将老城片区列入政府统筹重点区域(1+7+N),并启动老城片区规划统筹研究工作,项目于2019年2月通过规建委审议。截至目前,已有4个项目立项,2个规划已批更新项目,规划实施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政府统筹连片推动
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生态空间
坪山老城片区指坪山大道、龙坪路、东纵路三条主干道围合的盾形区域,面积约156公顷,是原坪山镇政府所在地和坪山老圩镇商业中心。为此,坪山区坚持“政府统筹、连片推动”城市更新开发,全面落实市、区层面关于城市更新项目高质量推进的相关政策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引领,强化更新项目品质、资质把控,高水平规划引领,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争在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上取得突破,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坪山老城区生态本底良好,坪山河、赤坳水绕城而过,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在建轨道14号线、16号线环城辐射,是坪山区“两区两城三带”坪山中心城的核心区域之一。规划中,坪山区充分发挥老城片区多种优势,以“一带三轴四心多绿廊”的空间结构,把该片区规划定位为坪山老街国际社区。一带即坪山河休闲服务带;三轴即建设路城市服务轴、立新路城市服务轴、三洋湖路城市服务轴;四心即国际化休闲服务中心、TOD城市服务中心(3个);多绿廊即多条垂河绿廊。
五大规划策略
加快城市更新片区快速崛起
如何让原坪山最中心、最繁华、最具历史味道的片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时代飞速更迭的当前,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坪山老城区规划统筹研究工作采取五大策略,加快城市更新片区的快速崛起。
打通生态廊道,扩大公共空间。规划通过用地清退,打通坪山河、赤坳水、坪山公园、燕子岭公园生态廊道,在片区西侧及北侧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带,沿河布局适量低密度公共服务设施,构建显山露水的公共空间。
明晰功能结构,调整路网格局。基于扩容后中心区的空间重构,老城区重点优化建设路和三洋湖路等路网骨架,主动对接东侧燕子湖城市客厅和联系西侧原中心区高端生活服务区,构建功能平衡的城区结构。建设全龄友好城区,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服务需求,构建个性化、人本化,以及功能多元化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小街区、密路网”理念,打造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破除老城内部微循环不畅的顽疾。
优化空间形态,塑造特色风貌。强化空间形态统筹,城市设计整体传导,通过滨水建筑高度梯级退让,优化滨水界面景观;预留看山见河的视线通廊,保持滨水界面的通透性;加强TOD区域隆起,形成动态优美的天际线。融合历史文化、文体休闲活动以及街头绿地,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和文化绿带。
提升公共服务,优化配套布局。规划以高标准落实学校、社康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医疗设施布局,在东纵路与龙坪路交叉口规划新建200床综合医院。
注重商业营造,发扬文化传承。结合滨水休闲空间和地铁站点,活化老城商业氛围。在沿河路两侧重点打造国际标准、客家风情的滨水商业带,在地铁站点周边及主要节点,打造现代化的集中商业网点。与此同时,规划通过城市更新土地贡献,落实东江纵队纪念馆扩建空间,力争将其扩建为“国内知名,广东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