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巴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席会议召开

两地协作攻坚脱贫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版次:B01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1月26日

大鹏——巴马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六能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新区科创经服局供图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李苑 通讯员 李月香) 近日,大鹏——巴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席会议在新区召开。会议回顾了5年来两地开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对2020年工作进行总结以及部署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委常委、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书记王军,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参加会议。

2016年以来,深圳市、大鹏新区累计为广西巴马投入扶贫协作资金2.1亿元,帮扶项目超过150个,累计受益群众8万余人。2019年底,巴马实现61969个贫困人口、5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24%,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巴马县提早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尤其是在广西市县扶贫成效考核中,大鹏新区帮扶巴马粤桂协作扶贫成效专项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前茅,2020年更获得满分。

5年来,大鹏新区对巴马的基础设施建设、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敬老助残、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惠民增富等工作成效显著。其中,2020年,大鹏新区累计为巴马投入帮扶资金达7046.31万元。广泛发动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学校用“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购买农副产品达1025.23万元;提供400万元资金用于劳务协作,开展就业培训13期,受益3000余人,帮助1199人稳定就业;全年新区3个办事处、11个社区和22家企业41批次560余人开展实质性结对帮扶行动;创新开展组织大鹏新区5个社区党组织与巴马5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建引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

王军表示,巴马推动扶贫协作向新型发展协作、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个典型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总结推广。接下来巴马将把脱贫攻坚所累积的资产、经验和资源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所提供的政策和保障措施服务于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式发展。

杨军指出,两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取得的好成绩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打下来很好的基础。双方在农业科技、生物健康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接下来两地将通过积极对接资源,进一步助推“深巴试验区”承接深圳市产业转移工作落实落地,以产业转移、产销对接等工作为切入口,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工作的“大鹏——巴马模式”。

相关新闻

南澳:从“输血”到“造血” 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李苑 通讯员 宋宏梅 叶仁天) 近日,记者从南澳办事处获悉,从2016年开始,该办事处对河源高围村进行对口帮扶。4年来,南澳党工委、办事处精准扶贫,初步完成“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高围村2016年建档立卡的68户贫困户197人已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1.8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0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6750元增长至23441元。

目前,河源高围村实现贫困村整村出列。值得一提的是,南澳办事处与高围村委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特色产业,每个年度可固定收入20万元的分红。将“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为让贫困户身动起来,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驻村工作队多措并举打出“1+3+N”组合拳,破解产业扶贫难题。“1”即发展“一村一品”五指毛桃产业。协助高围村合作建设五指毛桃产业基地,每年可增加20万元的分红。“3”是资金入股实施3个产业项目,实现稳定分红,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实现直接增收4010元,集体收入增收约80万元。“N”即实施N个“短平快”项目,主要通过种植水稻、花生、番薯、玉米等经济作物以及养殖鸡、鸭、牛等家禽增收,年总效益约24万元。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驻村工作队依托大鹏(源城)产业转移园的用工需求,鼓励贫困户主动参与务工劳动,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同时,通过开拓社会公益性岗位为弱劳动力群体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公共卫生保洁员等公益岗位,截至2020年底,共为高围村贫困户提供10个公益岗位,解决弱劳力及就业困难贫困户就业问题,全村共有42户71人贫困户参与务工,年总收入近240万元,有效助力家庭实现脱贫。

扶贫更需扶智。新区及南澳办事处在高围村教育方面总投入268.3万元,包括新区投入建设高围小学综合楼资金195万元,南澳办事处投入高围小学综合楼硬件设施等资金28万元,助学扶贫项目资金21.5万元,教学楼饮水设备、电教平台修缮及保安室建设资金23.8万元。为了做到“扶贫扶智”双扶,该办事处还组建了“志智双扶”工作队伍。南澳办事处科级以上干部联合高围村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每年定期开展“扶志”和“扶智”工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