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首年 志愿填报需要注意这些变化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6月09日

个人简介 陈坚,双教育硕士,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副校长;深圳市龙岗区“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教育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10年以来,致力于学生发展指导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发的高中生涯指导和升学指导系列课程助力上万名学生生涯发展和多元升学;研发的教师课程《“职业生涯教育”教师能力提升》成为市、区两级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近年来多次受邀开设“手把手教你科学填报志愿”公益讲座,得到了省内外高三考生和家长的充分认可,助力数万考生科学填报高考志愿。

龙岗融媒记者 陈雪英

今日下午,2021年夏季高考将划上圆满句号。俗话说“七分高考,三分报考”,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上今年又是“新高考”落地首年,投档录取方案打破了文理科传统模式,首次采取“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填报志愿。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这种方式填报与老高考方案相比有什么不同?考生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这些问题,龙岗融媒记者采访了广东教育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龙岗区“生涯规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横岗高级中学副校长陈坚。

问题、1

新高考首年,考生填报志愿与往年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针对这些不同,考生该如何应对?

变化1:填报要求。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拟报院校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选考科目分为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

应对:考生需了解清楚选考要求,具体可以查阅《报考指南》及高校招生网站、《招生章程》了解。

变化2:志愿单位。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按“院校专业(类)组”的方式填报志愿。

应对:一所院校可设1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若干个专业(类)。了解心仪的专业在哪个专业组,搭配的其他专业是否相近,了解同组拟选择的专业,并做先后排序。

变化3:专业调剂范围。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中,按院校录取原则进行调剂。

应对:心仪高校专业组的设置要清楚,以便了解自己心仪的专业分属哪个专业组。虽然能避免调剂到学校最冷或最南辕北辙的专业,也要注意尽可能填满6个专业,尽量避免被调剂到最不喜欢的专业。

变化4:填报的数量。志愿填报的数量由原来15*6=90个,变为45*6=270个,数量增加了三倍。

应对:从“冲稳保”角度找好适合的院校专业组,工作量会增加,但能多给自己机会,充分用好机会。比如:对于优先院校的考生,原来一个学校最多只能报六个专业,现在最多可以把心仪学校的所有专业组都选上;对于优先专业的考生,可以将自己可能去的学校都报上,最多可以45个,增加了被喜欢专业录取的机会。

变化5:“分数线”划定。取消“高分优先投档线”、新增“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艺体类不分物理、历史,按计划类别统一划线,一起投档录取。

应对1:取消“高优线”后,原来高优线上下区域的部分考生,可以利用分数震荡的机会捡漏,大胆地报好学校。同时,高优线上的高分考生,建议选择服从调剂。取消高优线,意味着高分考生不像往年还有第二次机会。如果这时候考生不服从调剂,一旦滑档,只有等补录,甚至掉到专科批次,所以建议考生填报服从调剂。

一般提前批可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但本科和专科批次的“不服从专业调剂”要慎填,建议都填服从。

应对2:新增“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只适用于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类的考生,考生原则上要先参加这些专项考试并合格,考生还要达到这个线才可以参加后续的录取工作。没有参加这些专项考试或者不在合格名单的考生,无法填报这些类别志愿,所以对他们没有意义。

但要注意的是,有大学会以这条分数线来划定其特殊专业,例如艺术类专业的分数线,这在其《招生章程》上会有说明,家长和考生要注意读懂《招生章程》。

变化6:参考人数减少招生人数增多。

应对:一些学校扩招、异地班校区,分数会下浮,要抓住机会。如华师在汕尾办校区、一些独立学校转公办,要注意。

问题、2

从往年情况来看,不同成绩段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普遍会遇到哪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考生该如何解决?

1 高分段学生不愿出省,都挤在为数不多的几所重点高校,最终因竞争激烈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到大学要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转专业弥补遗憾,增加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效果还不一定好。希望这部分学生多了解省外,特别是除北京、上海以外如成都、西安、南京、杭州、厦门、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的高校,让自己能读上双一流高校及心仪的专业。

2 本科段学生选学校和选专业要兼顾,为日后就业的竞争力打好基础。克服省外或省内非广州、深圳不去的偏见,选择省外一些重点本科和省内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的高校,也是不错的。

3 低分段的学生(即专科段)选专业比选学校重要。学好一门专业技能,毕业能找到工作是王道。很多深圳的学生不愿意离开深圳,为了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学院,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其实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重点培育高职院校等,这些院校都有很好的设备和师资,也有王牌的省级专业。另外,省专高分段学生也可以找“三二分段”培养模式的本科院校报考。

问题、3

如何看待以往的分数线?

首届新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录取方式,一所院校将拆分若干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独立的志愿,也就是说,一所大学的投档分数线有几条甚至十几条。因此,以往的分数线参考要更注重看专业录取分数线,而不是学校分数线了。

现在离成绩出来还有一周时间,首先学生要做的就是清楚自己要读什么专业,至少要选择6-8个专业,然后查找目标学校和专业近三年的分数线,可通过“阳光招考信息网”“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以及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查找。其次,要重视高校发出的《招生章程》,里面有很详细的说明,包括专业分配的原则,招生的人数,对考生分数、身体的要求等,否则容易被退档或出现高分低就等结果。

问题、4

上大学选专业,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将意味着他们大学毕业后要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性质,考生在对自己兴趣和优势还不够清晰的情况下,该如何选择专业,才能更好地让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得以展现?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能空有一个名校光环而不重视自己的真正需要。怎么样才是适合的呢,这就要我们了解清楚院校、职业、自己和社会需求等,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

2 最好填报契合自己未来生涯规划的学校和专业。比如,如果你要在国内升学,读研读博,有推免资格的学校可以优先考虑。如果将来要出国,你选的专业就要注意能否利于出国。如果你是专科或者本科毕业后想就业,那么你选择的专业就要以实际应用和专业对口的为主。

3 目前本科专业有七百多个,专科为七百多个,如果同学不太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又希望尽快选择出自己适合的专业,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科学的测评工具(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帮助自己尽快缩小专业选择的范围,找到自己相对适合的专业。

4 利用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的这段时间,或去参加职业体验,或是上网查阅感兴趣的专业、职业特点,最终选取6-8个专业方向供自己参考。

此外,陈坚老师特别提醒考生,选专业时注意要结合自身发展、城市发展和国家发展这三方面来选择,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和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

策划/统筹:陈雪英 隋莎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