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故事

旅美华侨兴建乐淮学校

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9月01日

如今,在龙岗区坪地街道坪东社区有一座乐淮实验学校,其前身是乐淮学校。1935年,旅美华侨、原西湖塘村民王健海筹款修建,惠泽乡民近百年。

1935年前,西湖塘村仅老围内有一私塾名为竹林轩,也被村民称为“大书房”,能在此读书的人少之又少。旅美华侨王健海热心教育,面向华侨、乡绅募得善款,回到祖籍地西湖塘,选择围肚一带建起一座西洋风格的二层小楼,取祖祠“乐淮堂”(即祖先王二谟字号)“乐淮”二字,命名为乐淮学校。这是坪东社区近代第一所开放式教育学堂,为抗日救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培养了不少人才。据村民回忆,在该校毕业生中,仅从事教育工作的就有十余人。

1963年,由政府开办的坪地中心小学落成,乐淮学校人去楼空。改革开放后,其校舍被作为厂房使用,直到2012年,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拆除。后来,西湖塘居民小组内又建起了坪地二小,乐淮学校逐渐被人淡忘。

“多年来,我们一直大力争取,希望坪地二小沿用乐淮学校的名字,它能让后辈铭记历史,让西湖塘的文脉延续。”西湖塘居民小组长王锦雄表示。2021年,在坪东社区和西湖塘居民小组的努力争取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坪地二小正式改名为龙岗区乐淮实验学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