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所遇美好皆教育》有感 龙外集团本部 黄舒
版次:A11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9月01日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是一名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龙外)的在职音乐教师。身为龙外教师的一员,我深感骄傲与自豪。因为我跟随的唐文红校长不仅是我的恩师,而且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唐校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践行“美好教育”思想,跟随着唐校长的“美好教育”,我们每一位龙外人都被这片充满美好记忆的校园所感动。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唐校长的新书《所遇美好皆教育》,翻开书扉,如临其境。全书共上、中、下三编,分别为美好之思,教育何为;美好之行,看见孩子;美好之智,一起成长。经过几天的细细品读,我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书中的这三个观点,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慢”中出真谛,天地容我“懒”
书中写道唐校长在杭州灵隐寺的书画院中看到一幅某个高僧的真迹,上面写着“天地容我懒”的字画。“懒”字常常是贬义词,有懒惰疲倦之意。僧人怎么会允许懒的状态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继续往下品读,原来是感悟天地容我“懒”,是天地容许我“慢”的意思。这里的“慢”讲的是慢工出细活,慢长才结实。做事要仔细做认真做,要按照万物生长的自由规律来做,快之则毁之。比如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中英数课程,3-6岁的小孩童就在补习班中疲惫地吃力地奔波着……这样的年纪他们正应该在奔跑中欢歌笑语中玩耍,超前教育、求全教育只会让孩子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与动力。孩子只要稍有抵触情绪就被家长戴上“懒”字的头衔,这是家长不懂孩子“懒”的生长规律。还比如,有些孩子做事拖拉行为懒散、写作业慢,也被冠以“懒”字的头衔。殊不知他们正在认真地投入学习,用自己小小的视角解决问题呢!每个孩子对学习生活的接受与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解决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他们用“懒、慢”和世界联通,请尊重他们的“懒”,看见他们的“慢”。让他们在“懒、慢”的状态里步步为营,形成厚积薄发的实力。
巧妙的“赞美”,记住你“名字”
吉姆法里曾说过:“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书中唐校长讲述了一件事情,一名叫思思的小女孩非常在意唐校长是否记住她的名字。她的渴望与紧张被唐校长看在眼里,也让唐校长记在心里。如果唐校长能记住并轻易地叫出来思思的名字,她会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受尊重的。当唐校长再次与小女孩迎面相见,并柔声地唤出她的名字“思思”时,她俩都笑颜如花。做为音乐老师的我,常常要教十个班级,一个学期算下来我的学生人数都在500人左右。学生数量那么多,我深知要准确地叫出每一个孩子名字是很困难的。为了尽快认识更多的学生,我都会做以下准备。
❶上课随时带着班级花名册。
❷收集学生的照片,尽快把学生的名字与外貌联系起来。
❸问卷调查,认识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❹尽快认识班里的班干部。
❺留意班级黑板报展示墙上学生写的寄语和作品。
❻尽量向班级里每一位学生提问,以便掌握他们各自的特点与风格。
❼常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沟通,从中获得更多有关学生的信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重点同窗“考”,学生“乐”起来
在面对学生繁重的学习作业,龙外提出了:“小学生10点不作业、中学生11点不作业”的底线。作为音乐学科的老师自然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每堂课的课堂重点该怎么解决呢?专家说过好的课堂是每一节课都要留白的,在音乐课堂中做到“一课一得”并不是那么难。我觉得音乐课最后10分钟的时间就是最好的留白时间。
比如,今天音乐课堂的内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课前我会先把“音乐课之三部曲”练习单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在课堂最后的10分钟里,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请A同学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请B同学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创编3条填空题写到黑板上。接着,请全班同学在练习单“每课一得”的方框内把题目与答案写出来。最后,请C同学上台写出正确答案,全班同桌之间互相批改答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重点内容也就在学生的说重点、出考题、写答案、改练习的环节中快乐的解决了。虽然每节课最后10分钟只做3道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快乐分享,在音乐课堂中做到一课一得!
这个暑假我从《所遇美好皆教育》这本书开始,也从这本书中总结提炼。它让我在教育的路上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教育中曾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与感悟。暑假结束了,也该收拾心情回到岗位上去了。每到一年开学时,白玉兰花开满树,校园芳香四溢,我想智慧与美好也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