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福田围村风情季——
版次:Q16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01月10日
福田围村风情季启动仪式现场。
书法家们挥毫泼墨。
童趣满满的围村拾遗。
精彩的舞龙表演。
《金猴闹春》表演。
杂技表演。
旗袍秀。
陀螺表演勾起儿时回忆。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文/图
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旁、高楼林立的大厦下,土生土长的福田人煎起了元农(也称“年糕”),包起了海胆粽、咸肉粽,小朋友们聚在一起踢毽子、跳房子、滚铁环,热闹非凡。近日,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中共福田区委、福田区政府主办的2021福田围村风情季在福田区新城市广场拉开序幕,让市民全方位体验围村风情。
主会场精彩连连 全方位体验围村风情
2021福田围村风情季主会场设在新城市广场,活动现场虽然寒意袭人,但市民感受到的却是福田围村风情带来的暖意。围村墟市、围村拾遗、文艺表演、有奖打卡等活动精彩连连,市民朋友兴致盎然,活动现场热情似火。
在“围村墟市”活动现场,聂氏麦秆画、元农年糕、剪纸(袁氏)等10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在“迎春送福”展位,“年味”满满,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福田区副区长马艳把“送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传递给市民。在皮影制作、围村年画互动区,市民朋友零距离学习非遗技艺,纷纷赞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围村拾遗”活动现场,转毯、草帽舞、抖空竹等街头杂耍热闹非凡;踢毽子、跳房子、抓石子、滚铁环等小游戏重现童年美好时光。在“文艺演出”活动现场,情景舞蹈《围村茶果情》、辛氏杂技《国潮单手顶》、杨氏中华旗袍秀、快板《幸福福田我的家》、魔术《鸽剧魅影》、民乐《步步高》等节目轮番登场,精彩的表演引来市民阵阵掌声。
16分会场内容丰富多彩: 浓浓的烟火气唤起“乡愁”
16个分会场分别设在福田区15个围村和香港新界上水马草龙村,现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围村美食品尝、手工制作等主题活动充分展现围村民俗文化特色,浓浓的烟火气唤起市民“乡愁”的情愫和“归家”的思绪。
马草龙村与南园街道赤尾村的村民同宗同源,两地村民一直联系紧密。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香港马草龙村分会场通过与主会场的直播连线交流,展示深港两地围村文化的魅力,提升粤港澳乡亲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让“乡愁”在围村文化中代代相传。
香港马草龙村和福田赤尾村有非常深的渊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战争的原因,部分赤尾村民逃难到香港马草龙村,开荒拓土,逐渐形成自然村,目前已有村民近700人。马草龙村与南园街道的赤尾村同根同源,一衣带水。据马草龙村村代表林锐强表示,他们非常期待本次的连动,他们展示了鸡矢藤茶果、手粉等传统围村美食,希望这种饱含家乡情感的美食能够被更多人熟知,唤醒香港年轻一代对同根同源的认知,激发香港青年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品鉴围村·城市定向游: 加深对福田的了解和认同感
在深圳40多年、福田30多年的沧桑巨变中,福田的15个围村见证着城市的历史变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城市的文化根脉,袅绕着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散发着迷人的围村风情。
“福田围村风情季·城市定向游”自12月21日发布,邀请“网红”品鉴推荐了福田15个围村代表性景点和“福田10景”,发起全民有奖打卡活动,共吸引了10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活动。市民们在畅游的同时,加深了对福田的了解和认同感,还可以通过打卡集章的方式,赢取富有围村特色的丰厚礼品。
在“品鉴围村·城市定向游”全民打卡活动中,市民还以走读“福田故事”的形式,通过打卡多彩皇岗、石厦碉楼、莲花春早等红色景点,重温福田红色故事,抒发“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