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2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0月16日
深圳铁路客运“东大门”——深圳东站。
第十七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
基层社会治理典范——龙岭花开。
社会治理从“盆景”发展为“风景”。
布吉新貌。
这里,曾历经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现有面积11.64平方公里;这里,有深圳铁路客运“东大门”的深圳东站枢纽,自2012年12月全面开通以来,日均客流总量从8万人次增长到29万多人次;这里,是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油画村、国内单项面积最大的古玩珠宝艺术品交易中心——文博宫的所在地;这里,是不少来深建设者的首选之地,是不少成功人士的发家之地,民间亲切地将其比喻为“布满吉祥”的地方。
曾被喻为“广东第一镇”的布吉,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主战场之一,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精彩缩影,亦是深圳CBD与东部中心之间的重要连接点。机荷高速、水官高速、清平高速、南坪快速、龙岗大道、布龙路等交通要道四通八达,广深铁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3号线、5号线、即将建成通车的14号线以及规划中的17号线、25号线等地铁线路交错贯通。
商贸、枢纽、文创等优势资源在这里协同互补,正推动布吉新城快速崛起,助力布吉扮演更多主战场、主力军的角色。可以预见,一座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正在深圳东部绽放开来。
从“老街”到“新城”
从周一到周末水泄不通的布吉老街,到家庭主妇们相约“血拼”特价店,再到年轻人排队买下一杯又一杯网红奶茶……布吉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深入社会肌理。在熙熙攘攘的来往人群中,老街建立起数家口耳相传的老字号,古朴别致的建筑群,无不诉说着布吉记忆。
2021年1月22日,龙岗区六届五次党代会提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布吉新城成为“多支点”中的关键一环,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创意生活、生命科学等产业,打造成为枢纽活力新城,树立渐进式城市修复典范,老街便是布吉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规划,布吉新城将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蝶变典范、文脉永续的人文科技坐标、城绿相融的人居品质标杆三张名片,为龙岗建设世界级ICT产业集群承载区提供“支点”,将定位为“枢纽+商贸文化+综合服务+居住配套”的枢纽活力新城:站城一体的立体城市枢纽、24小时活力的产城商业新核、新旧共存的人文活力高地、多元融合的宜居家园。
当前,龙岗正聚力布吉新城重点更新单元攻坚立项,推动老街片区重点更新单元启动实施。与此同时,龙岗引领布吉聚焦其位于深圳都市核心区和龙岗“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中综合服务驱动的角色定位,强化布吉新城规划定位引领,拓展商贸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基础比较优势,融入龙岗产业协作圈,并推动与“西核”坂雪岗科技城、平湖北部新城、吉华甘坑新镇、南湾云创小镇等产业板块联动发展。
可以预见,布吉新城将是撬动深圳东部地区发展的能量中枢,也是打造“龙岗西部综合服务中心”绝佳之地,未来将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城市修复”的深圳样板。从“老街”到“新城”,布吉将迎来蝶变。
从“盆景”到“风景”
近年来,布吉街道积极推动龙岭社区城中村综合整治,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宜人的人居环境,以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的“龙岭模式”去年4月20日登上了央视《新闻直播间》。现如今,这朵从布吉街道开出来的“龙岭之花”早已开遍全街道,并在全区推广,从“盆景”发展成“风景”。
通过大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并根据社区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分布、居民人群特点,广泛发动龙岭社区的医院、学校、商家、部队等单位实现“资源共建”,并根据其分布特点,创建了“党群聚心”“医养院社”“书香龙岭”“爱心商圈”“军民鱼水”等15个共建示范点。通过“共建资源,共治项目,共享成果”的治理路径,实现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精准落地。
国展社区依托辖区教育资源在家门口打造社区学院吉妈荟分院;龙珠社区则根据辖区以花园小区和工业园区为主的实际,结合社区党委领头雁角色,构建“七彩龙珠·和美家园”社区治理体系;茂业社区以“聚心楼”为中心向外辐射,引领花园小区党支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南三社区为解决辖区老人就医难,积极探索“医社共建”……让基层社会治理点上的“盆景”变为面上的“风景”。在“红色引擎”的带动之下,布吉街道一道道基层社会治理难题逐一破解,影响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逐一打通,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逐步形成全域覆盖、多方联动、精准实施、运行高效的基层整体治理运行机制,呈现出“满园春色别样红”的“布吉优治”。
从“七有”到“七优”
作为深圳较早的建成区,这里人口密集、交通拥堵,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欠账积重难返。近年来,布吉街道将深圳先行示范区民生“七有”要求提升至“七优”,补短板,加大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各类民生投入,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民生基础配套建设方面,布吉街道完成23个城中村燃气改造工程;龙岭教育集团、百外教育集团挂牌成立,南门墩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全区首批高品质校园建设项目;区二院外科楼病区开科、院部社康站开业,创新开展“外科系统一张床”管理模式;铁西路街心公园建设顺利完成。
在文体事业发展方面,布吉文创地标“文化+”新业态凸显,大芬油画村综合整治工程高标准实施,数十场高端原创美术作品展圆满举办,第十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2021年7月,布吉街道文化馆正式揭牌迎客,为辖区居民开展综合性业余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机器轰鸣作响、吊塔旋转不停,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广受布吉人民关注的布吉文体中心建设按下“快进键”。该项目占地面积19427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12层,包括体育功能区、文化功能区两大区域,由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文化馆、剧院、艺术展厅、文体配套组成。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成后将成为集全民健身、文化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街道级文体中心,将极大提升布吉人民的生活品质。
从“融合”到“引领”
大芬油画村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素有“中国油画第一村”的美誉,全国中青年油画展、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等原创品牌的加持,让大芬油画村成为龙岗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名片,以文化浸润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市民。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滞后狭小的空间布局的矛盾日益显现,同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布吉街道多次向影响大芬油画村安全环境、掣肘大芬30年再出发的“痼症顽疾”全面开战,极大改善了大芬油画村消防、市容等现状。去年开始,龙岗区对标高品质国际艺术街区,高标准打造大芬油画村市级特色文化街区,进一步开展综合整治。目前,大芬国际青年美术家部落已投入使用,大芬美术馆改造、大芬立体停车库等项目预计年底完工。
目前,布吉街道以创新型思维编制完成了《深圳市龙岗区布吉绿廊概念规划设计》,打造沿布吉河和铁路轨道慢行系统中心绿轴,以碧道、绿廊、金桥为三条主线,把分散于布吉河沿河的梦清公园、思清公园、粤宝社区公园、城市客厅、石芽岭公园、布吉老街等节点景观,串珠成线,整合沿线的生态、景观、文化及产业资源,力争提升政府投资效益,筑巢引凤,带动沿线千亿级社会投资,塑造承载布吉未来经济增长点的山脊翠脉生态,打造布吉乃至深圳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脉络,建构“和谐宜居、幸福布吉”生态轴。
观察
十年笃行,十年辉煌,布吉的十年征程如同一幅时光画卷,在深圳东部绽放开来。
从“老城”到“新城”,活力有序是布吉树立渐进式城市修复典范的亮色。站城一体的立体城市枢纽,配套24小时的商贸消费中心让老城迸发新活力,布吉走出了一条城市蝶变的通衢大道。
从“盆景”到“风景”,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是布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本色。“龙岭模式”一枝独秀引领满园芬芳,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加码,布吉走出了一条基层善治的阳光大道。
从“七有”到“七优”,始终把群众冷暖和民生福祉放在心头是布吉人文关怀的底色。全力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城区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布吉走出了一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康庄大道。
从“融合”到“引领”,以文化浸润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市民和每一个角落是布吉作为历史名镇的特色。持续擦亮大芬油画村、文博宫等文化招牌,创新打造生态人文绿廊,布吉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兴业的光明大道。
一项项重点工程落地、一次次治理模式创新、一个个惠民项目实施、一片片文化地标兴起……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作为历史地理交汇交融之地和多元文化交流交锋之地,布吉勇立潮头、踏浪前行,以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激起了跨越式发展的澎湃热潮,实现了众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布吉街道笃行的脚步不会停歇,将在积极助力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和深圳“双区”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创造更多新的辉煌。
策划:漆杰 统筹:张莉敏 文/图:褚翘 周媛 戎伟锋 冼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