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街道:满目新景入画来

版次:A14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0月16日

星河WORLD成为拥有四大“国字号”资质的优秀园区。

位于坂田街道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是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

天安云谷是龙岗区乃至深圳产城融合的典范代表。

人在城中、城在绿中,城绿共融的绿色图景。

十年间,坂田这座科技之城在拔节生长,这片创新乐土上,创意不断涌现,梦想逐个实现。

十年间,从坂雪岗科技城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创新平台到深圳都市核心区;如今的坂田,是龙岗信息数字核,将打造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

区域定位的不断提升,也彰显着坂田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壮志。

秋日暖阳,坂田城区里,处处繁花满目新景;潮起潮涌,这座城区里的人们正奋楫杨帆,赓续前行!

创新发展新机遇 厚植优势迈向ICT集聚高质量发展

沿着五和大道一路向南,两幢超高建筑随即“冲入”眼帘。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星河WORLD中国第一等高双子塔,待全部建好后,将刷新“龙岗西核”的都市天际线,成为一座新地标。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旧厂房。而如今,双子塔不再仅仅是建筑地标,其所在的星河WORLD园区已经成为坂田街道乃至深圳创新创业的“地标”。园区内的星河·领创天下是国家级众创空间,时至今日,这里已有300多家入孵企业,估值高达600多亿元。

位于坂田街道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简称AIRS)里,一台鼻咽拭子检测机器人正在展示自动化采样全过程。AIRS是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是最有可能产生“从0到1”原创性突破的地方,重点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从国家级的众创空间,到国际化的科技基础研究机构,近年来,坂田街道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创氛围日渐浓厚。深圳鳍源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翀是扎根坂田的一名优秀创客。如今,鳍源科技不仅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全球水下机器人的领军者。“从创业伊始,我就亲身感受到了坂田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土壤。”张翀表示,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得益于优良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获得了不断发展的政策支持。

张翀所说也是每一位躬耕于坂田这片热土的创新创业者们的真实感受。数据显示,坂田拥有包括华为、康冠、航嘉驰源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3家,申请专利总数更是超11万个,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创客空间等达26个,国家级示范基地等13个。

事实上,十年来,也是坂田不断抓住发展机遇的十年。当前,在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历史机遇的重要时刻,在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加持下,作为深圳都市核心区之一、“龙岗西核”的坂田,一幅ICT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预计2025年左右,以坂田为核心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的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届时,龙岗区“产业高地”的金字招牌将被擦得更亮。

目前,坂田正以集群创新引领产业核心价值创新要素汇聚,构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策源地。依托天安云谷二期、乐荟科创中心、星河WORLD双子塔、孺子牛大厦、科尔达等为阵地,以5G通信、智能终端、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6大产业为重点,部署创新链、完善人才链、配套政策链,构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态圈。

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区带动”力促产城融合再升级

坂田街道岗头股份合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小明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精心装裱过的老照片。那是一张10年前俯拍镜头下,岗头村旧工业区的样貌:老旧厂房与村民自建的“握手楼”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远处则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

10年后的今天,站在岗头发展大厦窗前,从几乎同样的角度向东北方向望去,旧照片里的景象完全变了一副模样:一栋栋深蓝色玻璃幕墙高大的写字楼,各样时尚的广告招牌随处可见,“天安云谷”四个字格外明显……

坂田天安云谷是龙岗区乃至深圳产城融合的典范代表。如今,在这个产城社区里,云集了来自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跨境电商等产业和跨国高科技公司的超过4万名白领,这里为他们提供最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居所,以及最潮流的商业和美食,还有健身娱乐场所和绿色的公园。

不曾想象,“科技园里是‘欧洲’,走出门外是‘非洲’。”十年前,一句玩笑道出的却是坂田彼时“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痛点。十年来,坂田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加速补齐短板,发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努力构建城区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于是,在坂田,像马蹄山一样的城中村,通过综合整治的手段,告别“脏乱差”,迎来了“洁净美”;于是,在坂田,驾车驶入坂银通道,穿越鸡公山,10分钟就可抵达市中心,“肠梗阻”十年的环城路打通变为通途;于是,在坂田,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深圳实验学校、深圳科学高中等一批名校纷至沓来,书香满溢传出阵阵诵读声;于是,在坂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区第二中医院两所三甲公立医院加快建设,这里将成为全市优质医疗最充足的街道之一;于是,在坂田,深圳科技博览中心、龙岗国际艺术中心等一批市、区重大文体设施落地建设……

坂田的脚步从未停止,该街道将强化“三区带动”功能,全力促进产城融合再上新台阶。在这幅蓝图中,坂田“三区”分为坂田北科技商务核心区、坂田中部公共服务核心区、坂田南科教核心区。其中,坂田北科技商务核心区将依托华为基地、天安云谷、宝能科技园、金园片区、康冠、航嘉等总部基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度聚集的科技商务核心区。坂田中部公共服务核心区依托五和枢纽城市更新单元、龙岗国际艺术中心、黄金山公园、深澳文化产业园,为居民群众和科技企业提供高度国际化、体验人性化、全域共享化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坂田南科教核心区依托深圳科技博览中心、星河WORLD园区、坂田手造街,提升片区城市面貌,为居民群众提供集科技博览、文化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科教核心区。

开放发展新景象 党建引领为城区更具“国际范”赋能

近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及《深圳市国际化街区规划布局与建设指引》,对全市国际化街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按照规划,坂田将建设“国际化产业创新街区”,到2035年,将重点建设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空间,吸引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事实上,坂田街道的国际化街区建设始于2019年。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以来,坂田街道坚持“SIPIE”工作法,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服务体系等途径,着力打造“国际化街区”,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努力为国际人才在坂田工作生活创造优良环境。

如今,近200名外籍友人在坂田街道安心工作生活。他们活跃在“Bantian INT Family”微信群里,如果有任何疑问都能得到街道工作人员的“秒回复”;在万科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门设置的人才驿站,可为国际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微谷众创基地还设置“外籍人士创新创业咨询处”,提供市、区创新创业最新的政策咨询服务……

在为外籍居民提供便利便捷的生活工作服务的同时,坂田街道的工作也得到外籍居民的支持。今年1月,疫情突然来袭,在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核酸检测点,广播小喇叭播放着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日语、法语、韩语等5种语言引导居民做核酸,其中,日语语种的播报由社区居民三浦喜进录制完成。三浦喜进在万科城社区居住已有5年时间,他表示,作为社区居民,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国际化街区的建设是近年来坂田开放发展的新景象,越来越多国际友人来到坂田、居在坂田、工作在坂田,他们享受着城区发展的成果,成为社区的一员。与此同时,坂田的开放还体现在经济对外贸易方面。近年来,坂田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深圳跨境电商行业的代表。

坂田街道电商园遍布整个辖区。近年来,天安云谷、星河WORLD等高端园区大力引进电商企业,与金方华、几何等专业运营电商园区共同构建园区电商经济生态圈,入驻企业大多从事国内电商、跨境电商、国内外贸易、物流仓储和电商配套服务行业。当前,以跨境电商产业为引领,坂田的跨境电商上下游相关产业奠定了在外贸新业态中的龙头地位,正加紧布局全球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如研发、生产、物流、仓储、销售乃至投资的资源整合和利用。

坂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党建赋能产业链,把组织建到“链”上,把资源汇到“链”上,把服务抓在“链”上,为跨境电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绿色城区新融合

“理工男”城绿共融的诗意浪漫

“有山有水有火车!”连日来,坂田雪竹径公园迎来一批批前来“打卡”的市民。

“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宝藏公园。”市民游客如此评价。公园里,可谓移步换景,不仅有碧道、水库和山林,还有儿童游乐空间。平南铁路从水库上方穿梭而过,远远望去就像系在水库上的腰带。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遇到火车呼啸而过。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坂田应该是一个科技发达、写字楼林立的城市形态。如果将坂田拟人化,那一定是一位身穿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理工男”形象。殊不知,如今的坂田,也有一幅人在城中、城在绿中,城绿共融羡煞旁人的绿色图景,“理工男”竟也有诗意的浪漫。

坂田街道贝尔路、吉华路和天安路围合区域内的空地原来是一块“边角料”,不久前,经过设计改造,崭新的贝尔公园正式开园迎客。这座占地面积不大却在设计和细节方面充满巧思的城市“口袋公园”,展现了科技创新的生态表达。如今,贝尔公园不仅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休闲地,也成为坂田城中一块“绿翡翠”。

公园频频出圈是近年来坂田居民的“小确幸”之一,城区洁净度的提升更是群众看得见的“幸福感”。据了解,坂田街道深入开展“美丽坂田 精彩蝶变”攻坚,通过洁净坂田、精细管理等专项行动,实现市容环境“一年见成效、两年大跨越、三年精彩蝶变”。该街道引入“城市管家”走进街头巷尾,紧盯市容环境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开展重点整治,实现城市管理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

绿色与城市的共融,是坂田未来宜居的图景。接下来,坂田街道将重点推动樟坑径山廊示范段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休闲空间,早日实现坂田“开窗见景,漫步见园”的美丽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坂雪岗大道、布龙路、环城路、吉华路、五和大道5条内部道路沿线品质提升,着力打造更加亮丽的风景线。加快岗头社区马蹄山、禾坪岗、中心围3个品牌特色城中村示范点建设,既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又让城市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

共享发展新成果

社区大党委织密基层群众“幸福感”

近日,在坂田街道第五园社区第五园小区里,一个名为“睦邻坊”的地方成为社区居民参与小区建设治理的新阵地。

从督促小区居民外出戴好口罩,到呼吁居民文明养犬;从监督电动车乱停放,到化解邻里纠纷矛盾……这个由小区居民自发组织成立的自治组织,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推动片区内的优秀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服务居民群众,不断健全完善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逐渐营造出“有事找睦邻坊”的氛围。

第五园社区的“睦邻坊”是坂田街道推进基层治理的一幕缩影。近年来,坂田街道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越来越浓,社区大党委治理模式不断织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十年来,四季花城社区、南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坂田街道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社区类型全国文明单位的街道办,共同构建了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幸福家园。

四季花城社区总面积只有37万平方米,却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万居民。这样一个典型的“移民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划分“红色网格”,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等,将来自全国、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的居民捏合在一起,让“和谐”“文明”“最美志愿服务”成为四季花城社区的关键词。

相比四季花城这样的“城市化社区”,南坑社区则更具坂田基层治理的代表性。南坑社区不仅有城中村和花园小区,还存在众多“三小”场所。同时,传统型工业园区和智慧型园区并存,具有外来人口居多、素质参差不齐、结构形态多元、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近年来,南坑社区在坂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打造“一核三心多元融合”南坑大党委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深入了解群众、精准服务群众、用心温暖群众,最终实现群众服务群众。近日,南坑社区的做法再次得到认可,获得2022年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社区治理效果再次显现,辖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

策划:罗永华 统筹:温世健

文:张鹏 包国军 图:坂田街道办提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