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街道围绕“云创小镇”重点片区、生态活力区建设,构建“一‘心’两翼、全域协同”新格局
版次:A15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0月16日
鸟瞰南湾。
街道主要领导服务企业。
志愿者开展爱河护河行动。
“反诈音乐会”开到居民群众身边。
南湾“云创小镇”片区联李东路等道路集中通车。
南湾街道地处深圳市中部,深莞惠城市圈圆心地带,坐拥深圳东进承西启东良好区位,地铁3号线、14号线、龙岗大道、机荷高速、水官高速、盐排高速、丹平快速等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在龙岗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湾街道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瞄准“都市核心区”总定位,抓住“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中“西核”和“多支点”发展机遇,围绕“云创小镇”重点片区、生态活力区两大片区建设,大力构建“一‘心’两翼、全域协同”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中锤炼硬干部,切实提升干部能力作风,聚焦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全力攻坚,推动街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龙岗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极。
党建引领聚合力 为街区发展筑强组织堡垒
机器轰鸣作响、吊塔旋转不停,搁置10多年的南湾郊野公园建设按下“快进键”;彩旗飘飘,北片区“云创小镇”断头10余年的联李东路等4条道路集中开通,为片区经济发展打通了“肠梗阻”;在中、南、北部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的火热现场,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先,激情燃烧……
近年来,南湾街道党工委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调动机关、社区、两新组织、花园小区等各方面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在高质量建设美丽新南湾的征程上,竖立起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艳党旗。
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实施“一二三”工作法。将“能力作风提升年”和“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把抓发展落实到抓项目上,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双组长的攻坚行动领导小组,梳理整合99项重点工作和49项攻坚任务。创新推出“一二三”工作法,即坚持一套顶层设计,制定项目需求、项目责任“两张清单”,落实机制推进、要素保障、服务提效“三大举措”,做实项目支撑,在疫情防控、土地征拆、治水提质等重点项目一线,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主动靠前指挥的身影随处可见,引领形成了全街道攻坚行动浪潮。期间,选址南湾的区深港跨境货物运输综合接驳站首期任务20小时建设成形、48小时完成配套、72小时投入试运行,展现“南湾速度”。
在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抓头雁、强阵地、优服务“三力”齐发。深化各党组织书记“红色头雁”建设,通过定期思想理论学习,开展党建业务、组织能力培训,引导“头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工作的不竭动力。面对疫情防控重大考验,“头雁”发挥领航作用,带领“群雁”齐飞,助力街道连续打赢多次疫情防控大硬仗;推动3岁至11岁及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均排在全区前列。全面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党群服务站等阵地提档升级,采取“5+1+2”模式提供全龄段综合服务;构建“全域暖蜂服务”,建立暖蜂驿站59个、暖蜂商铺400余家、“暖蜂街区”14条。
在街区品质建设中打出“四有”组合拳。实施135个“民生大盆菜”项目,开展“一社区一示范街”创建和“三宜”街区创建,让南湾更有颜值;文明建设屡获殊荣:南湾学校被评为市级“儿童友好学校”,南岭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被定为改革开放史迹,南岭村社区入选全区首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让南湾更有内涵;集中力量建好龙岗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承载区和“云创小镇”,同时依托沙湾河沿线生态提升和多个片区利益统筹项目优化布局,改善环境,产城融合,让南湾更有品位;推动一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民生七有”大格局加速形成,让南湾更有温度。
建立健全“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和“党支部+社团+物业+业主”四方议事机制;把支部建在每个智慧网格上,将楼栋长、商铺主等纳入小区治理主体,并常态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落实社区报到服务,为网格工作注入强劲“红色动力”,形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治理格局,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亲清服务“零距离”
多措并举解难题促发展
2021年,南湾街道亿元级企业达110家,10亿级企业12家,百亿级1家;区工业百强企业13家、商业百强企业13家、服务业百强企业11家,分别占全区的13%、13%、11%。300家、354家、371家、466家,这是近4年来规上企业数。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是该街道构建亲清“零距离”政商关系,持续深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体现。
建立健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创新出台“1+14”服务企业方案。街道主要领导挂帅担任“首席服务专员”,各部门负责人挂点服务形成“一对一专员帮”服务队伍,实施“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四大专项行动,针对企业发展各环节明确23类诉求办理责任部门,实现服务企业全域化、多层次、零距离,企业诉求闭环高效办理。
建立南湾街道经济运行调度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双领导”研究推进经济稳增长、企业服务工作,协调解决骨干企业、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难点问题。今年来,已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20家次,高速快捷处理企业诉求306个。
为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街道一方面克服困难,实行核酸检测进园区、进企业,为企业园区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全面整合“市—区—街道”各类惠企政策资源,助力企业降本减负稳经营,今年以来落实封控区和管控区内餐饮补贴256万元、非国有物业业主减免租金补贴127万元,倡导产业园区减免租金超2000万元。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抄表到户,已完成19个工业园区供电环境升级改造,今年再推进12个。
此外,想方设法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全面“保菜篮子”,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确保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保障类企业正常通行,开通24小时热线保障物资供应通畅;牵引“金融活水”,搭建辖区银行助力园区、企业融资纾困平台,达成融资合作逾2000万元;完善“指尖服务”,依托深i企、龙i企等平台办理企业诉求,已累计办结91条;致力“盘活空间”,协助园区优先引进涉云企业,引进京丰瑞祥集团(三板上市企业)、东华软件(主板上市)等优质企业,引进100亿级傲基、50亿级赛维时代两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共协助消化产业用房近20万平方米。
立足“稳链、强链、延链”梯度培养企业,通过国高申报和培育宣讲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宣讲活动等方式“宣讲+走访+实时对接”相结合,完成高新企业认定1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1家,指导2家企业成功上市。
和谐稳定夯基础
守牢底线提升平安指数
生产经营和幸福生活,离开安全都等于零。近年来,南湾街道针对基础条件差、底子较薄弱、人员密度非常高等特点,全面动员各方力量,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实现主要安全稳定指标持续下降。
安全生产始终是党工委、办事处紧抓不放的重点工作,安全生产工作被列入街道党工委会核心议题,逢会必讲。制定出台《南湾街道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分工制度》,街道领导定期带队对全域开展督查、调研、约谈活动;划分各部门、各社区的监管职责清单,签订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44份。实施“1+8+1”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累计排查发现安全隐患28127处。
南湾街道积极探索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并建立综合考评体系,以“季度考评+荣誉奖励+挂牌整改”为抓手,督促园区、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处、消防安全整治、交通安全整治、市容环境优化”五大职责,凝聚社会治理合力。当前已开展季度考评6次,评定零发案园区(小区)、优秀园区(小区)479家次、提醒园区(小区)76家次,“比、学、赶、帮、超”氛围浓郁。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及群众需求,南湾街道以科技信息为支撑,打造全区首个集宣传、学习、筛查、咨询于一体的线上心理服务平台——“YUE心理”,实现心理健康“绿、黄、红”分级管理。平台关注人数达9.2万人,累计发布心理主题文章940篇,阅读量超过35万人次,筛查线上测评问卷34078份。
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反诈骗方面,南湾街道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排查涉老隐患场所182家次,整改涉夸大宣传隐患1宗;组织399名网格员、3952名楼栋长成立“千人反诈宣讲团”;并在南龙社区组建本土反诈乐队、反诈剧团,实施“反诈六计”项目,原创的2首歌曲、2部情景剧在居民朋友圈实现“霸屏”,宣传效果显著。
交通安全方面,在10条重点路段、28个交通警情易发多发路口覆盖交通安全劝导员;2021年,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873宗,查处交通违法7238宗,全年未发生一起交通亡人事故,连续12个月交通安全考核全区第一。
提升品质优环境
“软硬”结合加快城市“蝶变”
南湾街道虽与“罗湖—福田中心区”接壤,但长期以来受“关口地区”“条件制约”“钟摆人群”等诸多因素影响,辖区面貌老旧、基础设施配套短板明显,环境品质提升迫在眉睫,“慢进也是退”。
丹竹头社区岭背片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小区,不到8万平方米的面积上居住着近万人口,人口密度极高,基础配套严重不足。加上片区临近地铁口,人员流动性强,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2021年,南湾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书记张礼卫调研岭背片区城市环境有关精神,街道领导挂帅,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
岭背片区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建成2个停车场,提供了262个停车位,极大缓解了路边违规停车、严重侵占社区消防通道等问题;针对片区缺少晾晒场所、公共区域随意挂晒衣物乱象,打造300平方米的公共晾晒区域,集中晾晒、规范晾晒;推进改造岭背村出入口,在抓好环境卫生基础上,对挡土墙刷新并彩绘涂鸦,花池种植簕杜鹃,泄水孔增设排水管等,人行道也进行了全面改造,片区“颜值”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对此赞不绝口:“感觉经过整改,从荒村僻壤变成了幸福小区。”
岭背小区环境的“小蝶变”,是南湾街道下足“绣花”功夫、加强社区基础“硬件”、提升市容环境“软件”、高标准推动“美丽南湾 精彩蝶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樟树布潮湿且脏乱差的隧道“摇身一变”成休闲打卡地、沙湾河飞来了黑天鹅,上李朗公厕让市民直呼“高大上”等一系列环境话题成为南湾居民喜闻乐道的热点。
2021年来,南湾街道将辖区环境提升工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重点任务持续抓、深入抓;探索建立“样本框”责任制、督查追责、“红黑榜”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创新“每日一学”“明白卡”“每日曝光”等工作机制,加大培训、督导力度,压实责任。坚持“一线工作法”,街道处级以上领导每周带头“行走南湾”,坚决“拔钉”975次,督导并解决问题2528宗;率先在全市推行“不见面执法模式”,破解巡查执法力量不足困局。今年又积极谋划打造景观节点、公园绿道、星级公厕等市容环境精品项目。
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建及完善约250公里污水管网,辖区5条河流、190条小微水体实现不黑不臭;河湖长制全面见效,共巡河5600余次,整改问题507宗;近三年来,辖区水质稳定在Ⅳ类水。持续开展13类面源排查整治,共排查底数9697个,整改问题1523个;全力协调各部门保障空气质量,南湾空气质量稳居全区前两名。
坚定不移惠民生
竭力补齐欠账交出厚实答卷
“你知道吗?14号线各项工作都完成了,眼看就要开通了。”地铁14号线即将开通的消息,已经在南湾居民中广泛传播,将为南湾北片区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是南湾加快突破交通瓶颈迎来的一件大喜事。
近年来,南湾街道持续发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份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也接连而来。今年8月中旬,联李东路、深朗路、铁运西路、田心路等4条道路集中通车,为企业发展和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沙塘布立体停车库建设进度过半;丹平快速桥下停车场启动建设;另外一个“十年难关”——南湾郊野公园的建设工作也已启动;龙岗区四院原址重建、区七院选址重建等项目,将为辖区居民就医带来便利;在中部片区利益统筹中,也将推动学校、街道文体中心等重大设施落地。
为了从辖区全体居民更加迫切、更能产生片区效应、更具有全局性的角度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南湾街道从2019年开始在全市率先探索街道选民代表大会制度,辖区人大代表和选民直接参与议事协商,票决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推动和满意度评价。今年还首次联合政协委员开展对2021年14项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与测评,满意率达100%。
民生事项的推进,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幸福之城的建设,也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近年来,南湾街道在强化志愿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上持续发力,志愿者人数已近4万人,今年来已开展志愿服务项目2.4万余个,服务时长12万余小时。志愿者们在疫情防控一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民主动参与共建共治,是南湾街道持续培育文明新风尚、打造奉献向善文明之城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南湾街道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提升行动,全力营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良好氛围。开设“南湾之窗”新媒体平台,打开了一处文明宣传新窗口。进一步做深民意反映渠道,打造“‘南’事找我办”平台,及时收集处理居民诉求1639件次,做到民生问题马上办,及时处理有回应。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环境艰难、挑战更加突出的新情况,南湾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为龙岗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策划:张锦成 统筹:秦利
文/图:侯俊峰 江智航 刘中山 颜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