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版次:A07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1月09日

龙岗支教队伍。

海丰的孩子晚自习学习拼音。

龙岗融媒记者 陈雪英 通讯员 董艳芳 文/图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用这句话来形容龙岗支教队伍,再恰当不过。8月31日,龙岗区15名老师奔赴海丰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对口帮扶海丰县的6所中小学。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支教老师下沉一线、融入课堂,赢得当地师生的一致认可。

多措并举改善教育质量

“来自龙岗支教队的老师,积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受援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海丰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龙岗海丰支教队的队员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传、帮、带”,促进受援学校的学科教学和教师成长。

来自龙岗区乐淮实验学校朱会芳老师积极参加海丰城西小学数学组的教学研究工作,她引领当地的老师认真进行每一次集体备课,针对集体备课的方式、方法和实效性开展专题讲座;龙高(集团)东兴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余坤龙了解到海丰城东中学七年级班主任疲于应付各类事务,便立即召开班主任会议,手把手教主任如何利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自平湖中心学校的张圣耸老师本次支教的岗位是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跟岗教研员,负责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他们不遗余力,倾囊相授。

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件事情

叮铃铃……清晨,5∶30的闹钟响了。在海丰莲花山中学支教、来自龙外(集团)云和学校的马灵芝老师洗漱完,就来到操场和孩子们一起跑步,开始一天的工作,上好12节正课。马灵芝发现当地孩子的语文基础薄弱,有的甚至还没掌握拼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每天晚上6∶00给两个班的孩子加一节课,补习拼音,练习查字典,弥补落下的功课。

莲花山中学的教室没有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讲解试卷时如果单纯口述,并不利于课堂教学。于是马灵芝就一笔一划地把解题思路和答案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一张试卷的答案要写满满两大黑板,两个班就得写四黑板,写完已经是胳膊酸痛手抽筋。

同样在海丰莲花山中学支教、来自保安学校的王莉老师,为了快速记住所教班级115个学生的名字,自费定制刻有学生名字的专属文具,并配上励志短句,发放给学生,孩子们非常喜欢。王莉说,用心的教育是能引起共鸣的。

主动担当有作为

除了把深圳先进的教学理念、出色的课堂教学带到海丰,支教老师们还积极作为,关心学校的建设。

在海丰城东中学支教的老师发现学校的体育设施较少,而且比较陈旧。余坤龙发挥主动能动作用,联系深圳市威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该校捐赠篮球服81套、篮球场1个、篮球架2个,联系深圳青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师生书法比赛捐赠书法奖品60套。来自龙岗厚德小学的李德安老师主动联系深圳一体育用品公司,为该校体育教师捐赠30套羽毛球服。来自坪地六联小学的彭曼茜老师代表本校为城东中学捐赠60个乒乓球拍和300个乒乓球……

学校硬件设施帮扶上去了,校园文化建设也不甘落后。来自龙岗新梓学校、年近耳顺之年的赵荣民老师,不仅毅然挑起海丰城东中学初三化学教学的重任,还办起了书法社团,引来众多老师以及学生积极参与。来自龙岗平湖实验学校的董艳芳老师发现孩子们的书法基础薄弱,书写规范字的意识不足,于是将深圳的习字课“搬”到城西小学的课堂,有趣的教学使得孩子们乐在其中,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练习的字拿给她看。在城西小学的读书月活动中,来自龙岗石芽岭学校的刘流老师积极出谋划策,借助深圳教育先进资源给予指导……海丰城西小学教学主任庄锦锋说:“龙岗的支教老师工作认真,教学经验丰富,他们的到来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方式,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