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岁跟他结婚,陪他到75岁了”
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3年10月09日
路边忙碌着的黄孝诚、何代碧夫妇。
光头老爷子颠锅炒粉,银发老奶奶在旁边打下手。
龙岗融媒记者 何小娟 文/图
深圳凌晨的街头,七旬夫妻在街边卖炒饭炒粉,他们每天晚上8点出摊直到凌晨5点结束,十几年风雨无阻。两位老人自力更生、乐观开朗的精神,让网友们既心疼又感动。老奶奶不经意的一句话“从19岁开始陪他到75岁了”,透露他们50多年相濡以沫、相携相伴的深厚感情,更是让不少网友破防,冲上热搜,成为热门话题,阅读量近2000万。
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我吃过爷爷奶奶的炒粉好多次了,真的很好吃!位置在布吉街道莲花路!”“评论区有过去要试试的吗,我请客!”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特地来打卡,帮衬老人,传递温暖和善意。10月7日晚,龙岗融媒记者实地探访这对七旬夫妇,了解他们的感人故事。
从晚上8点到早上5点 七旬夫妻在街边摆摊十几年风雨无阻
当晚八九点,从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布吉老街,右拐进莲花路,一眼便看到了站在路边忙碌着的两位老人。光头老爷子正在熟练地颠锅炒粉,银发老奶奶在旁边打着下手,麻利地递送食材、装碟打包。老人的摊档就在莲花路易站便利店门前,过道上摆放有两三张桌子,几位客人正在用餐。
趁着老爷子停下来的空档,记者上前攀谈得知,老爷子名字叫黄孝诚,今年75岁,老伴名字叫何代碧,比他小4岁,两口子都是重庆人。老爷子说自己记不清具体哪一年来到深圳,但有20多年了,他们之前在附近开过川菜火锅餐馆,后来年纪大了做不下来了,就干点简单的,在莲花路上摆摆摊,力所能及赚点生活费、房租。
夫妻俩每天晚上8点出摊直到早上5点结束,十几年来,风雨无阻。主要做炒粉、炒饭、炒田螺等宵夜,一份炒粉卖10元,多年未涨过价,分量十足、价格实惠,味道也不错,不少顾客都说“好吃!”记者注意到,正在摊前忙碌的老人,虽然背部略显佝偻,但精神状态不错,跟人说话的时候脸上笑意盈盈。
她从19岁陪他到75岁
数十年相濡以沫的感情让人感动
最近,有自媒体博主拍了夫妻俩摆摊的视频放到网上,冲上热搜,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网友“Yangsuo330”说,“我吃过这对爷爷奶奶的炒粉好多次了,真的很好吃!”网友“关心则乱的小尾巴”表示:“要是我爸妈这样的话我要心疼坏了。这不就是熬夜吗?身体吃不消啊。”
也有很多网友好奇两位老人为何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摆摊?对此,老爷子黄孝诚坦言,儿子在老家打工,工资不高,大孙子在读大学,家里还有96岁的老母亲要赡养,现在自己还干得动,就想赚点钱,既能养活自己,又能帮补家里。
面对网友们的关心,老奶奶何代碧爽朗地说道:“我们身体还行,年轻的时候也受过苦,累一点也没关系!” 被问及还要摆摊多久时,老奶奶说,打算再做两三年,等到孙子大学毕业,“身体允许的话,我想老爷子说不定可以干到八十岁。他喜欢深圳这个地方,不冷也不太热,不像我们家乡很热,他都不想回去了。”
“这里的人对我们两个老人家也很关心、友好。很多人看了视频过来帮衬我们,现在生意好了很多,顾客比以前多了至少一半,有些客人从很远的地方专程开车一个多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来我们这里吃炒粉,非常感谢他们!” 采访过程中,夫妻俩心怀感恩,多次向当地政府以及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市民网友表达感谢之情。
这对70+老人不仅吃苦耐劳、懂得感恩,他们相濡以沫、相携相伴的感情也让人感动。“我19岁跟他结婚,陪他到75岁了,可以说白头到老。”交谈中,老奶奶不忘夸赞老伴,“老爷子对我还是好的,有一块钱都要给我。”这波“狗粮”,让网友们羡慕不已,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变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网友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打卡
传递温暖和善意
如今,黄孝诚、何代碧这对老人凌晨在深圳街边摆摊的视频火上了热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前来打卡。“我刚刚在网上刷到视频,发现就在家附近,就想着来尝一下。”谢女士说她就住在附近,以后有时间的话会常来光顾老人的宵夜档。
来打卡的不仅有附近的年轻人,还有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网友。10月7日,来自陕西的李先生跟两位同伴来深圳参加展会,当晚8点多一下了火车,他们就直奔老人的宵夜档吃个饭再回酒店。“老人家的故事非常励志,并且我也很喜欢吃炒米粉。”他说。
来自湖北的陈先生是国庆假期来深圳旅游的,在来深路上坐高铁时就在网上刷到夫妇俩的视频。“看了特别感动,明天我就要离开深圳了,今晚无论如何也要来一趟。”陈先生点了一份炒米粉和一份炒田螺,简简单单的一顿晚餐,他却吃得津津有味,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
一座城市的温暖在于人。两位老人在深圳打工二十余年,却并不孤独,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这座城市里的人以及各地网友的温暖和善意;而老人自力更生、乐观向上的摆摊故事,又感动了无数市民和网友,双向奔赴的温暖,折射和彰显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