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Q06来源:深圳侨报 2023年12月11日
客家刺绣。
果蔬雕刻。
珠宝工艺。
茶艺。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文/图
从婉丽柔美的茶艺,到目不暇接的调酒;从巧夺天工的果蔬雕刻,到璀璨秀美的刺绣技艺;从人间烟火的灶台,到缤纷世界的云裳……12月10日,第三届深圳工匠周启动仪式暨2023年技能人才工作总结大会•最美手艺人展示活动在福田区中心书城北广场中轴乐园举行,29个展台的技能大师们展示拿手绝活,让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技能文化、零距离感受匠人魅力。
“老手艺”与“新匠人”齐秀绝活
活动以“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创造未来”为主题,现场设置了客家刺绣、袁氏剪纸、果蔬雕刻、珠宝首饰工艺加工、“粤菜师傅”技能展示等,“老手艺”与“新匠人”同台亮相,共同展示手艺之美。
剪纸(袁氏)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袁曼君的阴阳剪纸技艺不仅精湛,而且在一张纸上能呈现两幅作品。袁曼君介绍,阴阳剪纸技艺需要剪纸者日复一日地练习,千锤百炼才能够完成。“拿起剪刀那一刻,该哪里下手、剪什么图形,大脑已经将图案扫描在纸上。”
在乡村振兴展示专区,江西赣州市级非物质文化客家刺绣传承人朱小华正在熟练描鸾刺凤,大量的凹凸绣绣法让图案变得非常立体、生动。朱小华学习刺绣已有30多年,早已不记得绣断了多少根针,手指被针扎到过多少次,但只要接触到针线和绣架,她便能沉浸下来,娴熟地使用、切换上百种刺绣技法,将美丽的图案、古老的故事嵌进绣线里。她说,客家刺绣是他们代代传承的手工艺,不仅承载着客家人的情感,是改善生活的技艺。
“化妆技术不仅让人变美,还帮助人们收获自信。”随着活动的进行,香港青年温浩骏的展位火爆“出圈”,不少年轻女孩前来排队体验。温浩骏毕业于英国电视与电影化妆发型专业,2014年回到香港在电视台任化妆师,与许多明星艺人及公众人物合作,在他看来,跟所有的技艺一样,化妆技术也需要不断学习精进,不断探索创新,他希望帮助更多化妆师,通过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培养和认证,迈上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舞台。
不同的技能传递同样的工匠精神
珠绣之美、机械之智、调酒之趣……不同的手艺,展示的是技能大师“择一事、终一生”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潮州工夫茶艺标准尤为讲究,潜心研究学习8年的国家高级茶艺师刘琰已成为行家。刘琰介绍,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主,其中尤以潮州单丛最受青睐。备器、生火、温壶、纳茶、点茶、请茶、闻香……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标准可见对茶艺技术的考验。虽步骤繁多,但每个步骤都是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章法有度。
深圳技师学院展示黄金、白银等饰品,样式繁复,工艺精巧。这些饰品最开始都只是一小块黄金或白银原材料,正是有了技能大师的敲打整形、磨锉焊接,才成就了今天的艺术与市场价值。深圳技师学院教师胡凡曾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铜牌,他说,希望把珠宝首饰工艺传承好,通过技术赋予珠宝“灵魂”,让首饰更具人文温度。
如果说信号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高效运营的中枢神经,信号工就是地铁安全运营的“把脉人”。2020年,从职业院校毕业的李泽金,怀揣着炙热的工匠梦来到深圳,成为一名地铁信号工。他说,将时刻保持一颗精检细修、精益求精的职业初心,确保地铁安全、准时、高效运行。
唤起全社会对技能的重视和认可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往今来,精品佳作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正是一代代手工匠人们潜心追梦的动人之处。
专程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韩女士感叹,“最美手艺人”展示活动汇聚各行各业的手艺人,他们用一双巧手,创造了一个个精妙的手工之作,更让市民领略到技能点亮生活的魅力。
曾荣获过“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市技术能手”“深圳市十佳时装技能人才”的李明飞表示:“深圳是‘美丽之城,时尚之都’,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非常好的技艺展示平台,让更多的市民近距离了解服装从‘一根丝’到‘一匹布’再到‘一件衣’的魅力,感受到浓浓的时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