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 让龙岗更有空间和高度

版次:A05来源:深圳侨报    2024年01月16日

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龙岗融媒记者 刘芳菲

提起龙岗,大家脑海里离不开“产业”与“创新”这两个关键词。在深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大趋势下,龙岗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正努力实现制造业就地升级。

作为工业强区,各类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龙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面对工业用地成本攀升、旧工业区改造周期长等“卡脖子”问题,龙岗工业经济体量与产业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向存量挖潜力,向土地要倍增。龙岗区主动作为,在全市率先开展“工业上楼”模式,为解决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思路。2023年,龙岗共推出12个“工业上楼”项目,建设超60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总面积位居全市第一,积极为深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龙岗力量”。

几十米高的大厦里厂房林立,这一颇具未来感的画面,正在龙岗变为现实。

大刀阔斧推进 为龙岗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曾几何时,深圳的“城中村厂房”风靡一时,其背后凸显的是制造业用地紧缺的无奈。面对租赁传统厂房不稳定、生产和配套环境差、买地自建周期长成本高等而导致的资源链瓶颈、扩张困难等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无奈之下搬离深圳,把目光投向了东莞、惠州等临深片区和广阔的中国腹地。

工业稳则经济稳,产业优则经济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功能单一的传统用地供给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兴产业的空间需求。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2022年,深圳打响先进制造业“空间保卫战”,探索将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迁移到高层厂房的新型产业空间载体,即工业上楼项目,提出将连续5年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高质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空间,推动产业空间从“存量”向“增量”转变。

面对土地难以为继,“工业上楼”也成为龙岗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的有效抓手。2023年是深圳大刀阔斧推进“工业上楼”计划的第一年,龙岗区抢抓政策红利,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地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对土地、生态、产业、城市功能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布局,探索高聚集度下立体化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有力支撑土地由碎片化转为集聚化,促进全区融合一体化发展。

“作为推动广东制造业的中坚力量,近几年龙岗制造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仍保持了较强的增长韧性和发展动力。”龙岗区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龙岗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当家,抓实体、强工业、优环境,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全面发力,牢牢守住工业“基本盘”,挺起实体经济的强大“脊梁”。而“工业上楼”,就是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有力引擎。“这种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还解决了产业配套问题,让厂房的‘上下楼’变成产业的‘上下游’。”

也正是在包括土地、产业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近年来,龙岗区GDP总量接连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荣膺全国工业百强区“六连冠”。

打造“百亿级工业母厂”

全市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落户龙岗

宽阔的人行步道、简约的工业风楼群、随处可见的绿化景观……从龙岗中心城驱车驶入宝龙大道,道路两边整齐排列着一栋栋写字楼,比亚迪精密、海能达等一批百亿级、十亿级领军企业藏身其中,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距离宝龙智慧家园不远处,坐落着即将投入运营的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招商签约率超70%,引进企业132家,首批招引企业2024年1月可投产……2023年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该产业园再获赞誉。

作为全市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和“二三产混合+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双试点项目,该园区地处深圳20大先进制造产业园之一的龙岗东先进制造业园区核心范围,总占地面积8.84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高标准厂房34万平方米,宿舍3万平方米,酒店及商业配套设施2.8万平方米,2022年3月开工,目前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实现投产。“宝龙先进制造产业园突破了单一地块的规模,均衡配置产业、商业、宿舍、酒店,以及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将研发生产功能与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协同发展,实现了生产、生活、休闲一体化。”建设方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园区紧紧围绕“20+8”新兴产业布局要求,采用“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模式,对应龙岗重点发展“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低碳”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助力网络通信、半导体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高端医疗器械等企业高速发展,未来还将按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工业母厂”的升级路径,筹备搭建产业、技术、人才、融资四大赋能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运营服务体系,打造“百亿级工业母厂”,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量体裁衣定制

优质服务让企业安心省心放心

“我们的厂房按照大部分通用高标准、小部分定制化来设计,将建成柱距大于8米、首层高不低于8米、首层地面荷载每平方米不低于1.5吨的高标准制造业厂房,并同步考虑室外建设生产辅助设施,为入驻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空间解决方案。”特区建工集团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针对厂房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可以“一企一案”的方式,建设适合企业特殊要求的单层面积、层高和承重荷载,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空间需求。

“由于我们生产线需要保证40米左右长度,于是园区特别定制了符合我们需求的生产空间。”深圳市威远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敬宇说,”特别是区工信局牵头成立了宝龙专班小组进驻项目服务企业,无缝对接企业需求,让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真正让企业放心省心。”

想企业所想、尽心尽力满足企业需求,这就是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收获赞誉的重要原因,也是龙岗区“工业上楼”项目正在努力的方向。2023年,龙岗区多次召开“工业上楼”项目对接会,为企业搭平台、扩市场,为项目牵线优质企业,引导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龙岗区对‘工业上楼’项目的支持力度很大,无论是拿地还是政策扶持,都走在全市前列。”2023年12月20日,华南城一期城市更新单元“工业上楼”项目意愿征集签约仪式在平湖街道举行,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城园区负责人现场如是表示。“制造业是城市发展的底色,我们将广泛征集业主和拟入驻企业的意愿和需求,融入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在华南城片区43公顷的土地上,打造超百万规模的区域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配套高标仓储、人才宿舍以及品质社区、商业街区、学校等多种业态,力争将项目打造成未来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样板。”

从加工到制造再到智造,从工业园区到科技城再到集群组团发展,龙岗这块“宝地”走过了从“加工之区”到“工业大区”的峥嵘岁月,也必将朝着产业强区、创新高地全力加速跑,写下深圳“东核”强势崛起的辉煌篇章。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