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成绩中等到高考录入名校 他们是如何在平外逆袭圆梦未来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4年05月22日

名师工作室 。

2022届优秀毕业生王佳翼考取中央美术学院。

校园十佳歌手比赛。

校园全景图。

2024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日前,笔者在采访平湖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平外)往届高中毕业生时发现,作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制学校,平外走出了一条“低进高出”的特色发展之路。历届均有不少中考成绩普通的学生,在平外高中部学习三年后,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复旦大学、广州美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名校。

从中考普通到高考成功,短短三年,他们是如何成功逆袭?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学校又是如何给他们助梦、圆梦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与平外的故事……

“好”老师

用行动诠释“教师”二字的真正含义

如果把高考看作是一场战争,老师就是孩子们冲锋的旗帜。

2021年以中考399分的成绩考入平外的刘梅婷,最终以高考总分599分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生物制药专业。

作为新高考实施的首届高考生,刚分科时,刘梅婷对物理学科总提不起学习兴趣,打不开思路。一次晚修,梅婷正因为受力分析题困扰不已时,班主任于智红老师走到桌前,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梅婷一步步分析题目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在老师指导下,我最终找到了解题的方法,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梅婷回忆说。

在平外,人才培养就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传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和人格养成。对此,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2021届毕业生唐菲菲深有感触。

唐菲菲回忆:高三时,有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这对当时的她而言,不仅仅是分数的挫败,更是信心的重击。那天,她独自一人来到教室旁的阳台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与秋风一同诉说着失落与自责。这时,素来以严格著称的年级主任邓君老师站到了身旁,没有责备,没有询问,“他告诉我,考试的失利不过是漫长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重要的是如何从中汲取教训,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老师的话语,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乌云,照进了我的心房。”

多年后,当唐菲菲回首这段经历,心中充满了对邓老师无限的感激。她认为,平外老师用行动诠释了“教师”二字的真正含义。而唐菲菲经过努力,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法学专业,她的中考成绩为392分。

无论是于智红老师还是邓君老师,他们只是平外学校教师队伍的缩影,他们或许风格各异,有的严厉,有的慈祥,但在每一个学生需要的瞬间,都会化身为最坚强的后盾,以他们的用心和温暖,照亮平外学生们前行的道路,让每一段成长之旅都充满爱与希望。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历经民办转制公办11年的发展,平外一直把吸引教育名师和培养后备优秀教师团队作为头等大事。目前,学校云集名校英才,高中段名校研究生占比近40%,他们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近50人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超100人次,多名老师斩获深圳市教育教学比赛一等奖。

“好”用心

外语教学成为学子圆梦名校的关键因素

学校用心贴心暖心的服务,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提升困难的学生,平外在2016年率先开设日语高考班,后陆续开设俄语和西班牙语,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实现一对一辅导。多年来,三门小语种课程成功帮助学生完美避开英语短板,另通高考捷径。

平外2023届毕业生毛雅晴,中考成绩因英语拖后腿,最后以361分刚过线的成绩进入平外。三年的学习,让她坚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学校小语种的授课方式是小班制教学,俄语老师的精力可以覆盖学生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我12年学习生涯中最有参与感的一段经历。”选对学校、选对适合自己的小语种,外加遇上用心的老师,毛雅晴圆满考入自己喜欢的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大学。

2019届的平外毕业生胡滢坤也是如此,中考成绩401分(英语73分),高考以580分(日语126分)考入南京医科大学。聊起平外的小语种教学特色,胡滢坤说:“除了小班化外,老师们年龄普遍比较年轻,沟通起来没有代沟,很顺畅,师生配合密切。”

“好”课堂

艺术生们在这里拥有成功体验

一所学校的教学实力,体现在课堂上。近三年来,平外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懈努力,全力打造高效课堂,遵循“课比天大,思维含量决定工作质量”的价值导向。这样的行动成效,在既要学习专业课又要兼顾文化课的艺考生上更常见。

“作为艺考生,在平外学习的日子既充实又充满挑战。这里有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提供专业且系统的艺术教学,让我的专业课得到较大的提升。”2022届王佳翼,中考397分,高考总成绩542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谈起在平外高中部的三年学习,她表示是非常成功的体验。

无独有偶,2022届毕业生蒋月婷表示,“平外在课程设计方面安排非常合理,在成为音乐生之前,音乐课能给我带来一些艺术上的引导;在成为音乐生之后,也能平衡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的需求。”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注重高质量的课堂内外,让艺术生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文化课不掉队。

此外,在课程设计上,学校也积极探索并成功构建“知行合一”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尚美、明志、深思和笃行四大课程序列,全面且多元化的育人方式,极大程度上帮助艺术生得以全面发展。

社团课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舞台。平外现有汉服社、文学社、英语话剧社、街舞社、摄影社等30多个学生社团,每年都举办运动会、校园十佳歌手、文化艺术节、成人礼、科技节、研学实践、读书月等活动项目。

“好”学风

“低进高出”书写教学奇迹

“低进高出”一直被视为办学教学的奇迹,平外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全面细致,积极推进“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推行“导师制”,教育教学质量逐年递升。近三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4%以上。

2023届毕业生翁恒泰,中考成绩409分,高考615分,现就读于深圳大学微电子专业。回忆起平外的高中学习生活,他感恩学校营造的严谨学习氛围。“在平外的学习生活是充实而富有挑战的,学校学习氛围严谨,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老师们不仅教授知识,更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学习,这些技能在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翁恒泰说。

据了解,平外高中部学生人数不多,每个年级约300人,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正如优秀毕业生们说的那样:这里,坚守“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这里,遵从“课比天大”的教育理念;这里,倡导“勇于担当”的教育精神;这里,秉持“大巧若拙”的教学思想;这里,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这就是魅力平外,一所尊重教育规律,倡导真情、真实、真正教育,通过多元育人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拥有笑容、梦想与力量,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文/图:陈雪英 梁博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