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岗交谊舞:

舞动全城蜚声国际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4年08月09日

2018“中传横岗”拉丁舞世界大赛。本版图片均由横岗街道供图

龙城广场建设现场。钟致棠摄 市民在广场上翩翩起舞。

横岗街道2013文化创客园。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推广交谊舞,先后成功举办包括世界级赛事在内的各类大型舞蹈赛逾百场,斩获100多项省级以上大奖。横岗的交谊舞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交谊舞之乡”。

雍容典雅的华尔兹、行云流水的狐步舞、激情四射的桑巴舞、诙谐跳跃的恰恰……在横岗的广场上、公园里,总能看见横岗人民在交谊舞中尽情享受着美好生活。

交谊舞又称交际舞、社交舞,最早起源于欧洲。1924年,交谊舞传入我国主要城市和通商口岸,后来因社会环境影响淡出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后,又逐渐在国内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末,横岗镇着眼于投资环境打造,全面推动交谊舞事业发展。30多年来,横岗交谊舞逐渐由小众走向民众,由小镇走向国际,在有效提升营商环境的同时,搭建起了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了深圳文化自信的闪亮名片。

缘起赴港招商引资

“20世纪80年代末横岗镇推广交谊舞,主要是为招商引资。”原横岗镇宣传部部长、横岗交谊舞协会首任会长陈居然回忆道。

其时,招商引资是深圳各级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次,横岗镇党委书记周锦庭带队赴香港招商引资,港商欣然欢迎,并特设舞会与招商团融洽关系。孰料,面对港商的热情邀约,招商团成员连连摆手,竟无一人会跳交谊舞。事后,横岗镇领导班子发现,类似的尴尬场面在招商引资中并非个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效果。

尴尬的事件使横岗镇领导班子意识到,招商引资不仅需要工业园和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顺应当时港澳台的社交文化,镇政府发出指令性倡议:领导干部带头学交谊舞。

“当时交谊舞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兴起,在深圳福田、罗湖一些文化馆、舞厅有人跳,但横岗镇会跳的人非常少。”龙岗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深圳市龙岗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柯碧旋回忆。为此,横岗镇广招专才,先后从香港请来舞蹈教师、聘任江苏省歌舞团退休舞蹈演员担任教练,甚至还引进了一批梅州艺校毕业生,柯碧旋就是那次招募来到了横岗镇。

同时,横岗镇投入300多万元兴建舞厅。舞厅面积800多平方米,可容纳700多人,配备了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时为深圳最大、环境最好的交谊舞厅。

现任龙岗区文联主席林楠当时在横岗镇电视台做记者,据他回忆,“当时镇政府为推广交谊舞,要求所有干部职工每天必须到舞会签到。这样一来,舞厅内人气十足,热闹非凡,全镇干部职工各显身手,舞蹈水平、文明气质都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1991年9月,横岗镇在镇人民公园举行首届集体交谊舞大赛,由镇政府领导班子组成大赛组委会,规定各部门及辖区各村均要派出代表队,每队参赛人数必须有20对以上,且参赛队伍必须由领导班子带头。随着这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横岗交

谊舞由此拉开了兴起与发展的序幕,一时间交谊舞的浪潮迅速从机关大院涌向街头。

横岗镇以舞会友的氛围,吸引了国内外交谊舞爱好者前来交流,外商和投资者也常常受邀前来体验。至此,交谊舞成为了横岗对外展示形象、助力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在轻歌曼舞中,他们或切磋舞技、或休闲娱乐、或商务洽谈。

交谊舞的推广和兴起,助推了彼时横岗镇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提升。1999年至2002年,横岗累计引进外资21亿港元,落户“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165家。“横岗镇成为众多投资置业者的乐园。”《特区经济》(2002年11期)称。

“交谊舞之乡”美誉

1993年4月19日,全国第一个镇级交谊舞协会——横岗交谊舞协会注册成立,时任镇党委书记周锦庭任名誉会长、宣传部部长陈居然担任会长,横岗镇属各村、企业领导担任理事。横岗交谊舞协会将镇属各村、企业干部职工全部吸纳入会,首批会员446人,时至今日会员人数已超过2000名。

横岗交谊舞协会的成立,推动和促进了横岗辖区交谊舞文化在基层的开展和普及。六约、西坑、四联、横岗等村相继开辟舞厅,举办公益培训班,逐村教授交谊舞,横岗群众的交谊舞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1999年建成的横岗文体广场将横岗交谊舞推向“全民热舞”的高潮。据原横岗镇镇长曹卫星介绍,20世纪90年代,横岗镇工业制造业发展迅速,聚集了不少来深建设者,为了让他们工作之余有处可去、有事可做、强身健体,横岗镇投资1200万元建设横岗文体广场。

1999年12月,位于横岗镇红棉一路的文体广场投入使用。广场总面积7.4万平方米,设有360平方米的大家乐舞台和9895平方米的露天交谊舞舞池,能够容纳数千人齐舞,面向大众免费开放。

千人齐聚舞翩跹,五湖四海竞争艳。千禧年到来,横岗文体广场上每晚举办的“千人舞会”名动鹏城,舞会现场不仅有横岗舞协工作人员现场

播放音乐,还有专人领舞、教舞。

当时在横岗舞协工作的钟志明经常现场授课,据其回忆,除了下雨天,“千人舞会”夜夜举办。“舞会现场氛围非常好,尤其受到来深建设者的喜爱,当时经常在文体广场跳舞并且公认跳得好的‘高手’,不仅有横岗镇政府、学校、医院的职工,也有周边工厂的保安、工厂流水线上的劳务女工。”

2000年至2004年,横岗文体广场上共举办“千人舞会”1280余场,参加人数500多万人次。千人齐舞的壮景让横岗“交谊舞之乡”美名广为传播,文化风尚浓郁的小镇形象深入人心。

为扩大交谊舞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横岗继1993年7月在深圳市体育馆举办首届深圳市“横岗杯”交谊舞公开赛后,先后举办了深港穗体育舞蹈公开赛、广东省第二届国际标准舞俱乐部公开赛、千禧年第三届深港澳标准舞比赛、首届深港澳少儿拉丁舞公开赛等赛事,还承办了深圳市第六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社交舞大赛、第八届全国健身交谊舞锦标赛等颇具影响力的赛事。每次赛事舞者云集、盛况空前,形成了以横岗为中心的交谊舞文化现象。

30多年的潜心耕耘,使横岗的交谊舞事业硕果累累,蜚声国内外。横岗选送的人才和队伍先后夺得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其中,横岗选手童辉、杨晨艳于1999年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国际标准舞暨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标准锦标赛摩登舞职业新星冠军,该奖项是深圳市在全国性国际标准舞比赛中荣获的最高级别奖项。

群众性的原创作品也是源源不断。摩登舞《天之大》《小丑的梦想》《蓝色星空》《夜上海》,拉丁舞《一个人一座城》《舞韵》等20多个集体舞作品,连续十年在全国健身交谊舞锦标赛中荣获团体舞第一名,为深圳赢得了荣誉,横岗街道“交谊舞之乡”的美誉也在各大媒体和全国各地的交谊舞爱好者中口口相传。

以舞为媒对话世界

举办世界级国际标准舞赛事,是横岗人共同的心愿和梦想。2017年,横岗交谊舞协会获悉由世界舞蹈总会(WDC)、世界舞蹈业余联盟(WDC-AL)、亚洲舞蹈总会(ADC)联合授权的国标舞国际赛事正在筹办时,第一时间与世界舞蹈总会副主席袁斌取得联系,自我推荐由横岗街道承办。

“一个街道来举办一场国际赛事?”面对横岗街道的积极争取,袁斌副主席表示惊奇和犹疑。在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和横岗街道办的热情邀请下,2018年2月,袁斌一行来到龙岗实地考察。横岗交谊舞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20多年来承办上百场国标舞赛事的丰富经验,尤其是经过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洗礼后的龙岗,深深打动了考察组一行,最终敲定2018年8月的WDC、WDC-AL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锦标赛由深圳市龙岗区文体旅游局、横岗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

“WDC-AL单人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锦标赛”“WDC-AL世界杯摩登舞拉丁舞总冠军锦标赛”“WDC世界职业超级巨星摩登舞拉丁舞总冠军锦标赛”均为国际级别的顶级赛事。此前,“WDC-AL单人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锦标赛”每年只在法国举办,是首次离开法国落户深圳;“WDC-AL世界杯摩登舞拉丁舞总冠军锦标赛”和“WDC世界职业超级巨星摩登舞拉丁舞总冠军锦标赛”两大赛事均为全球首次举办。这三类大赛合而为一,是2018年度世界顶级且唯一的WDC、WDC-AL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世界锦标赛。

为组织好这场世界级赛事,2018年3月,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人才培训和2018年度WDC国际级评审培训在横岗举办。同期开展的还有国际标准舞巨星表演、“横岗杯”青少年拉丁舞比赛等赛事,彼时的横岗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和备赛氛围。

2018年8月7日晚,以“美好时光、精彩横岗”为

主题的2018“中传-横岗”WDC、WDC-AL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锦标赛在龙岗大运中心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横岗青少年表演的百人拉丁集体舞——“美好时光”、英国歌手SamuelStopford献唱的世界名曲《柔声倾述》,将开幕式的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为期三天的大赛中,世界舞蹈总会(WDC)主席东尼本爵士(DonnieBurns),世界舞蹈业余联盟(WDC-AL)主席塞米(SammyStopford),世界舞蹈总会(WDC)副主席、世界舞蹈业余联盟(WDC-AL)首席副主席、亚洲舞蹈总会(ADC)首席执行官袁斌等出席开幕式,万余观众现场观看了国标舞世界级明星们的精彩表演,CCTV等20多家各级媒体进行现场报道。

整个赛事评审团由英国黑池舞蹈艺术家专业评审和国内专家共120人组成。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余名选手组成150多支代表队,出场表演6000多人次,共决出210个组别的冠军。大赛星光熠熠,还吸引了国际标准舞界众多巨星。

此次赛事是深圳迄今为止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标准舞赛事之一。在这场文化盛宴的对话和交流中,横岗208人组队参赛,获72个奖项。其中,钟迪麒、刘晨在国际职业新星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大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生机,彰显了深圳文化建设的自信与自强,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百花齐放满园春

横岗在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孕育培养文化新蕾,横岗文化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继2018“中传-横岗”WDC、WDC-AL摩登舞拉丁舞世界锦标赛举办后,横岗每年例牌举办“横岗杯”“红棉绽放”等赛事,派员参加国内外各类大赛,不断擦亮和提升横岗交谊舞品牌。

创刊于2015年的《红棉》杂志和交谊舞一样,是横岗街道另一张享誉全国的文化名片。在横岗街道的组织推动下,至今已发行6万多册,刊登国内外优秀作品500多万字;2021年,《红棉》主编获得全国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被誉为深圳五大内刊之一。“《红棉》能在中国上万家文学内刊中拿荣誉,能够吸引王威廉等已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青年作家,这反映了红棉文学的含金量以及对文学的高标准和态度。”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者、作家邓一光表示。

近些年,横岗街道积极打造集优质文化、休闲、设计、购物于一体的时尚文化组团,以文化赋能推动印刷、珠宝、眼镜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位于横岗街道的2013文化创客园连续八年入选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2020年底,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创建资格,2013文化创客园正是走廊上的组成节点之一。2023年初,横岗街道文体广场改造工程文化中心项目封顶,改造后的文体广场将满足辖区群众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需求。

站在深圳“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关键历史节点上,龙岗区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谋划“五城一廊”深入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在宏大蓝图指引下,横岗街道结合实际,提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建设发展之路。在新征程上,进一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增加高品质文化供给,大力举办美术、朗诵、音乐、舞蹈、书法、摄影、体育赛事等综合性文体交流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打响横岗特色文化品牌,全面建设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群众文化是横岗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写照,更是龙岗三十年基层群众文化的生动缩影。作为文化的参与者、受益者、创造者、传播者,横岗人带着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用热情和智慧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蝶变故事

一位来深建设者的蝶变人生

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初期来深打拼的人们,对此往往有着最深的体会。何明贵就是其中一员。

1992年,何明贵从福建老家来深务工,在横岗一个工业园做保安。1994年园区应横岗镇要求选派青年参加交谊舞培训,年仅21岁的何明贵被选中了。

在横岗镇舞厅,何明贵第一次跳起交谊舞,便被深深吸引了,痴迷得就连值夜班的时候都在路灯下苦练。见他全情投入又颇有天分,正值用人之际的横岗舞协将他聘用为工作人员。

进入舞协工作后,何明贵更加专注。功夫不负有心人,随后数年,何明贵与搭档先后摘取了广东省国标舞大赛亚军、全国第二届丽华杯国标大赛职业新星季军等多项赛事桂冠。

2001年10月,何明贵和舞伴柯碧旋代表横岗镇国际标准舞协会前往韩国参加第四届“超级韩国杯”国际体育舞蹈锦标赛。这是横岗国标舞选手第一次走出国门参赛,也是何明贵第一次出国,他至今仍记得当时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当时,何明贵、柯碧旋以及支持他们前去参赛的横岗镇政府,都只是抱着学习交流、开阔眼界的目的。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们一举夺魁,斩获大赛冠军。

在2003年新加坡“鱼尾狮”杯体育舞蹈大赛、印度尼西亚体育舞蹈公开赛等国际、国内赛事上,何明贵也都取得了好成绩。2003年,他还前往国标舞舞者心中的“圣地”英国黑池,参加了黑池舞蹈艺术节。

如今,何明贵以教练的身份活跃在横岗国标舞事业一线,先后11次带队参加全国健身交谊舞锦标赛,夺得10次冠军、1次亚军,先后五次荣获“优秀教练员”奖项。

“横岗交谊舞改变了我的生活。”何明贵说。从对交谊舞一无所知,到站在巅峰,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与横岗交谊舞如出一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