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8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1月09日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赖犁 摄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2024年10月16日,中国首趟采用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出口的“中吉乌”国际货物班列从深圳平湖南站缓缓驶出。图源:中国新闻网
(上接A07)
中欧班列通达欧亚44个国家,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1.43万亿元
开行全国首列中吉乌铁公联运班列,累计开通中欧班列出口线路19条,通达欧亚44个国家,助力6700家企业走向世界。构建丝绸之路主要城市“4小时航空圈”和连接全球主要城市的“12小时航空圈”,新开和拓展开罗、德黑兰、布达佩斯等20条国际客运航线,以及利雅得、多哈、阿什哈巴德等8条“一带一路”国际货运航线。1-11月,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8881.8亿元、增长28.3%;进口5412.9亿元、增长11.7%。
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加快发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三年蝉联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出台实施《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专项推进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超九成任务落地见效;获批将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至前海合作区全域;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全年交易额1047.1亿元,其中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508.1亿元、同比增长150.2%,居同类平台首位。深入落实国务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法定图则,全面实施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优惠政策,落地科研项目200个,累计吸引16名海内外院士专家和1.5万名优秀科研人才。沙头角跨境海岛游首团成功出行,深港沙头角联动开发迈出“第一步”。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三年蝉联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服务贸易领域优势品牌崭露头角,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预计达1400亿美元
召开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完善全域全行业抓服务贸易工作机制,打造游戏出海、软件外包、跨境金融、跨境旅游、国际物流、国际会展、知识产权、建筑服务、创意设计、涉外法律服务等服务贸易优势品牌,预计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1400亿美元。其中,服务外包彰显活力和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持续攀升。20家企业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4个项目被认定为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11个贸易数字化示范案例入选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优秀案例,游戏出海、软件外包等高增值型服务贸易崭露头角。
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5.04万亿元,建立“户、卡、码、币、包”境外人员便利化支付新体系,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1-11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5.04万亿元、同比增长29.6%,人民币连续五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扩大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覆盖面,业务规模2217.6亿美元,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1721家。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账户6.4万个,跨境收付金额占粤港澳大湾区44.2%。创业板50ETF在欧洲五国同步上市,境内首批沙特ETF产品在深交所上市。稳步推进外债登记试点,新增外债12.3亿美元、同比增长3.1倍。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建立“户、卡、码、币、包”境外人员便利化支付新体系,首推“可碰、可视、可扫”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境外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178.7亿元、同比增长78%。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参与研制国际标准245项、累计3379项
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好国家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以及服务业、科技等单边开放力度的政策。充分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深圳服务中心功能,指导企业用好成员国间关税减让和贸易便利措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建设,研制国际标准245项、累计3379项。打造国内首个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入驻国际组织5个,输出团体标准148项。建立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处置工作机制。河套法庭暨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河套巡回审判点揭牌,实现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新增2家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全省首家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落地。深圳国际仲裁院理事会15名理事中有9名来自境外,覆盖全球8个法域,引进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仲裁机构16家。
围绕资源对接、原产地证书签发、跨境税收服务等,打造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积极对接我驻外使领馆,拜访英国、德国等26个国家驻华大使馆,搭建11个驻外经贸联络处,广泛链接海外经贸合作渠道和资源。上线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智慧审签”系统,全年签发商事证明文件117.5万份、同比增长18.2%。其中,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65.8万份、同比增长57.4%。完善预约定价安排、跨境事项事前遵从评估、涉税事项事先裁定等服务,帮助解决跨境涉税争议。优化出口退税服务,落实出口退税免填报、函调白名单等政策,全年办理出口退税1127亿元。建设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抵深便利化服务“第一站”。
承办和参与国际大型文体活动,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深圳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上一展风采,获巴黎奥运会2金1银1铜,获游泳世锦赛等国际顶级赛事金牌14枚。成功举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中国杯帆船赛等高端体育赛事,举办2024年和平精英职业联赛秋季赛总决赛等高水平游戏电竞赛事。“深圳出品”文艺精品屡攀高峰、出圈出海,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作为全国唯一一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获奖作品,在伦敦、巴黎、香港等国内外40多座城市演出236场。“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邀请20多个国家近千名艺术家来深参演。
(据深圳发布)